學測國文/為何要考一輩子用不到的字? 大考中心這麼說

今年大學學測國文科昨天落幕,全卷第一題考「賚」賞諸徒、「齎」志以歿、惹禍招「愆」等字音辨讀,讓考生直喊「難」。試題本一公布,也有網友表示,目前的課綱強調生活素養,「為何要考一輩子用不到的字?」大考中心則表示,現在無法回應,要先看考生實際作答情形。
大考中心副主任黃璀娟表示,在這題之外,今年國文試題也收到不同的評論,比如有教師認為今年題目文學性較強,讓他們能回歸國文科教學本質;另有人讚許部分題目橫跨不同領域的創意,比如引述當代「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並與古文對照,另外還有結合經濟學知識的題目。第42題引述兩首談考試的新詩,也被教師評為「溫暖的試題」。
台北市解題教師群看完整份試題,表示此題本是近五年最難,不但文言文占五成五偏高「有指考化的趨勢」,很多選項的誘答性高,要好好思考才能選出正解。閱讀題題幹仍長,且包含許多學術文本,和高中生愛看的輕小說不太一樣,建議多閱讀科普網站來加強答題力。
建國中學國文教師周杏芬指出,閱讀題分三層次,由易到難依序為檢索資訊、統整與解釋、反思與評價。閱讀題越來越難,是因後兩者的題目增加,比如今年有16題都考推論評析,要考生推測文本中的觀點、用意、是非等。
中正高中國文教師張青松分析,要在此類閱讀題拿高分的要領無他,憑的是「耐心」、「細心」。成功高中國文教師李仁展說,閱讀題包含許多學術文本,和高中生愛看的輕小說不太一樣,也是考生覺得難的原因,建議多閱讀科普網站來加強答題力。
張青松推薦師生從科普網站著手,比如將法律白話文、巷仔口社會學、故事、研之有物等網站納為自主學習內容。像是最近在討論國民法官法,涉及AI能否當法官等議題,還可與法家思想相互對照分析。
上述閱讀題已成主流,李仁展說,今年國學常識只考一題,此類題目不是近年考試趨勢,別把準備重心放在這一塊。
中山女高國文教師李明慈說,整體而言全卷鑑別度高,主因是很多選項的誘答性高,要好好思考才能選出正解。
▌延伸推薦:整理包/110學測衝刺!防疫規定、五科必考重點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