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比照亞亞!移民署出手「要求限期離境」 廢止2網紅陸配居留許可

不堪「男藝人」提虐待式性愛騷擾還邀開房 蔡瑞雪還原遭詐始末

【專家之眼】誰說要讀過〈廉恥〉才有廉恥?

因批判108課綱「無恥」而聲名大噪的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近日出版《革108課綱的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因批判108課綱「無恥」而聲名大噪的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近日出版《革108課綱的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因批判108課綱「無恥」而聲名大噪的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近日出版《革108課綱的命》。在新書發表會上,有位女大學生質問,目前的政治人物大多讀過〈廉恥〉,他們有廉恥嗎?她又舉例,清末李鴻章本來承諾太平天國,只要開城門就不會屠城,可是最後卻背信棄義,反倒是隨行的英國雇傭軍戈登,力勸他守信。李讀過〈廉恥〉,品德卻不如沒有讀過〈廉恥〉的戈登,讀了〈廉恥〉就比較知恥嗎?

不只這位學生,很多反對區桂芝的人,都對她執著這篇古文,感到不以為然,而且反駁的理由大同小異。其實,區老師的意思絕對不是說,只有讀了〈廉恥〉才會知恥,她不過是舉了這個例子,做為道德教育淪喪的重要指標罷了。按這位學生的邏輯,豈不也可以胡亂質疑,在顧炎武寫這篇名作之前,是否所有人都很無恥,連孔子、孟子都無恥,只因為他們還沒來得及讀〈廉恥〉?

另一個謬論,是拿外國做例子,以為外國人的字典裡沒有廉恥,所以我們也不該講廉恥。譬如這位女學生所講的戈登,又譬如前立法院長游錫堃在回應區老師批判「無恥課綱」時說,「廉恥」是君主政治的產物,民主政治有民主政治的價值觀。這類想法隱含一種迷思,認為西方民主社會沒有的東西,我們也不應該擁有,甚至必須摒棄,否則就是落伍、比不上人家。殊不知,沒看到並不代表不存在。誰敢說西方人不談廉恥?

就以戈登來說吧!他成長的環境是基督教社會,基督思想的核心是「愛」。《聖經》對「愛」下的定義,包括「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意思不就可與廉恥互相對應嗎?美國也是個以基督教文化為主的國家,他們的核心價值是誠實,在法庭上作證,手必須按著聖經,發誓絕不說謊。我們全面引進西方民主政治,卻沒有引進背後的道德與戒律,另一頭又要丟掉傳統倫理,社會怎麼可能不亂套?

對西方文化一知半解,盲目引進,試圖全面取傳統文化而代之,正是教改最嚴重的問題,其中尤以廢除道德教育為甚。東亞各國,包括日、韓、新加坡的中小學,都有為道德單獨設科。我國過去小學有《生活與倫理》,國中有《公民與道德》,但教改從九年一貫開始,全面廢除,成了東亞唯一教育「缺德」的國家。此後,道德教育美其名為「融入」其他課程,然而,缺乏系統性的學習,很難建立完整而正向的人生觀,何況若遇到對所謂「禮教」不屑的老師,別說好好學習做人了,價值觀扭曲都有可能。

不少人認為,以前中小學安排道德課程,照樣有人作奸犯科,可見道德白教了。假如這種說法成立,那麼豈非所有科目都該廢除?大家都上英文、數學課,可是一句英文都講不清楚的大有人在,數學一塌糊塗的更加比比皆是。那麼,英文數學也沒什麼好教的了嗎?

以部份失敗的例子來否定全體,就類似前述女大學生質疑讀過〈廉恥〉的政治人物是否知恥一樣,往往只注意沒學好的,卻不去看看學得好的榜樣。

108課綱 小學 英文

延伸閱讀

DeepSeek創辦人返鄉過年 班主任曝「家庭背景」:他不是書呆子

數學考倒小學生!身上30元買12元蔬菜找多少錢?答18元竟錯

暴風軍團淪炮灰!BBC:北韓部隊援俄3個月已1000人戰死

業務費被刪9成恐停擺 黨產會:民主政治基石毀滅性打擊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美養黑熊輿論不容,相關單位理應自清

最近美國贊助台灣組織及個人的輿論之火越燒越旺,相關單位卻極少出來澄清社會疑慮,這對台美關係與當事團體皆非好事,從危機管理...

【專家之眼】陸委會民調vs.賴敵對談話:綠宣矛盾對決

最近國內外局勢的發展,正可讓人好好檢視所謂台派如何捍衛台灣利益。

【專家之眼】美俄達成俄烏停火協議

近期,美國和烏克蘭官員在沙烏地阿拉伯,達成了一項俄烏戰爭30天的停火協議。但俄羅斯總統普亭之後表示,莫斯科原則上同意這項...

【專家之眼】解讀陸海空軍刑法第24條修正案

民國114年3月10日國防部公告《預告修正陸海空軍刑法第二十四條草案》,針對現行條文:

【專家之眼】川普意外斬斷中國人的潤出走線

川普上任第一天簽署了數十道行政命令,其中之一就是強化封鎖美國與墨西哥邊界,阻斷非法移民;同時,發動警力逮捕及遣返美國境內...

【專家之眼】為什麼學習歷程是偽善?輔萬物之自然

日前,簡立凱在他的臉書「工程師的存股致富之路」發文,為了讓他的姪女順利考上國立大學,他「提前兩年研究遊戲規則」,結果得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