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侯康反七股不當種電 鎖定十大民怨聽鄉親哭訴

出席COP28 蓋茲:全球升溫難控制在2度內

【專家之眼】簡單的夏立言專訪 複雜的解讀人心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左)今年8月訪陸,會見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右)。圖/國民黨提供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左)今年8月訪陸,會見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右)。圖/國民黨提供

理論上,在凶險兩岸關係裡,保持穩健中道聲音,在台灣應是主流。畢竟我們力量小,又身處戰火最可能爆發地點;而在相對教育水平較高前提下,國民素質應該也是最能了解其中利害關係。但實際上,在台灣,堅持兩岸和平對等互動者,卻要常要有帶著鋼盔往前衝的心理準備。這中間出了什麼問題,相信許多人都很好奇。

現在民調看似較高的政治力,走的是只靠備戰即想保台的賭徒路線。渾然不管沒有溝通管道,隨時有擦槍走火風險;而其他方面的炮火,卻也未曾停歇。營造一個負責任、有歷史感與遠見的政治環境,似乎是件困難的事。

看看現在逐漸展開的兩岸交流景象,大家不應忘記,一年前疫情稍降,兩岸敵意螺旋卻幾乎上升到高峰時刻,在國民黨朱立倫主席委託下,夏立言副主席率團出訪大陸。讓人記憶猶新的是,他們在斗室裡被個別隔離十天,每天只能見到一個人,就是來戳鼻孔做核酸檢測者,所經歷到的,不僅是近乎監禁的肉體待遇,精神上,還要面對各方質疑,甚至現在享受交流好處者,當初也有部分開炮批判。

現今又有新的批評聲音。夏前日接受媒體專訪,被掐頭去尾,曲解立場,批評者很快下結論說,2024的選舉,只是台獨跟獨台之爭。姑且不論藍黨最高文件的黨章黨綱是怎麼說的、一次訪談能否抵得上過去行為?就以夏當時發言來論,批評者引述夏講話卻遺漏幾字,恐有誤導之嫌。

夏原句說法是「過去幾年西方的媒體,只要講到國民黨,後面一定加一句:the pro-China party,親中的政黨,或者unification party,統一的政黨,我們一直在講,我們中國國民黨,絕對不是一個所謂(加上兔耳手勢)『親中』,或者『統一』的政黨,我們是一個了解兩岸關係非常重要,我們有經驗、有能力、有意願,有政治基礎可以來處理兩岸關係,這就是我不斷的希望讓外界了解,中國國民黨的特質」。

上述明顯是回應西方媒體對國民黨誤解脈絡下所言。他強調西方媒體、使用「所謂」,並運用Finger Quote兔耳手勢表明,當下談的內容是引用他人說法,才需要「打引號」。這並非長期以來,描述中華民國框架下的兩岸關係語境。如果從該黨一貫主張出發,根據憲法、以民意為依歸,做兩岸三方和平橋梁,中華民國自有其主體性,沒有親誰的問題。

尤令人遺憾的是,即便聽者粗忽了幾個關鍵字,如果從維持兩岸大局的善意出發,應該也能做出相對和緩解讀。但夏如今面對的,其實類似於去年六月,該黨朱主席訪美時遇到的詰問。當時朱接受美媒專訪,也是用了類似語句,受到相當批評。所不同者,是當初兩岸冰封未解,還待重建互信之時,不料經過一年後,反而是來自台灣內部聲音,提出類似質疑。

本來進政治廚房,就有不怕油煙的心理準備,相關領導人也應已一笑置之。而經過藍黨多次表述,其對兩岸關係的建設性功能,也無須多做解釋。但此事雖小,其所反映者,是兩岸和平未來,實寄託於能明辨是非的善意群眾啊!

國民黨

延伸閱讀

翻盤!斯洛伐克大選結果出爐 親俄政黨勝出 恐反對歐盟援烏

超有吸引力!「3星座」最擅長收買人心 第一名是人際關係專家

獨家揭露見紐約市長 侯友宜笑被「跟蹤」:我辦案技巧要增進了

侯友宜訪紐約市警局 逢聯合國大會維安升級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藍白合破局,但侯康配能開創新局?

2024的大選,現已進入藍綠白三方的決賽階段,原本期待藍白合的民眾一度落空,但是最新的情況顯示,藍軍歸隊,氣勢高昂,綠營...

【專家之眼】中國大陸在中東的重要角色

最近不少伊斯蘭國家外長訪問北京,討論以哈戰爭,凸顯了大陸在中東地區的地位,但是否真的能發揮多大的效果,已引起國際社會的高...

【專家之眼】藍白合與賴蕭配高下立判

在前總統馬英九的促成下,國民黨與民眾黨之間已達成協議,雙方同意以民調為依歸,捐棄前嫌,共赴使命,並將於本月18日公布正副...

【專家之眼】陸委會戰術撤退 但陸配參政還有激情戲

剛在陸配參政議題上戰略進攻得分的陸委會,正在戰術退卻,但此事還沒完,一旦現有公職陸配被解除職務,打起憲法官司,對台灣造成...

【專家之眼】柳暗花明?曇花一現?

自一個月前的中東戰爭開打之後,美中關係確實展現了一些和緩的跡象,尤其習拜會可能成局,這對於台灣也必然產生相當影響。

【專家之眼】台灣總統選舉辦法應該改變

藍白合下架民進黨政府,是多數選民的期待。但是卡在總統候選人誰正誰副的關鍵上,藍白雙方在談判過程中,不免相互放話,甚至出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