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陸啟動貿易戰 或正中民進黨下懷

中國大陸商務部日前突然宣布,將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由於我國違反WTO規範明確,陸方極有可能啟動報復措施。對亟欲降低對大陸市場依賴、又不想主動出擊的民進黨而言,有如撿到槍,勢必跟進提出反制措施,加速產業去中化。
民進黨在野期間,就長期批評兩岸簽訂ECFA等協議讓台灣經貿過度依賴對岸,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個籃子裡,稱馬英九是「親中賣台」,認為此為台灣的國安危機。
2010年兩岸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簡稱ECFA),依據經濟部統計,以我國海關統計估算2010年至2022年間我國對中國大陸出口早期收穫貨品累積減免關稅金額達98.37億美元;相對的,我國自中國大陸進口早期收穫貨品累積減免關稅金額僅9.81億美元,兩者金額逾十倍。即使我方獲益程度明顯高於陸方,也被解讀成「糖衣毒藥」,會導致台灣過度依賴中國大陸。
民進黨執政後,為降低對大陸市場的依賴,用盡所有資源推動新南向政策,效果相當有限,兩岸貿易依存度高問題並沒有改善。根據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統計資料,2016年對大陸的出口金額占台灣總出口金額的40.1%,之後不減反增,2020年創下歷史新高的43.9%的驚人紀錄,後來因疫情等因素才有所下滑,2022年仍有38.8%,讓蔡英文臉上無光。
兩岸政治關係惡化,經貿關係影響相當有限,甚至還更加密切,主要是因為兩岸在產業上,歷經數十年的發展,已經建立互惠互利的供應鏈關係,不易因政治的干擾而受到破壞。民進黨政府不滿這樣的現狀,卻也不敢直接阻撓兩岸的合作體系。2020年ECFA生效屆滿10年時,心中期待中共片面終止,還矯情的呼籲陸方,不希望中國大陸因政治因素中止ECFA,造成雙方損失及破壞兩岸關係。
川普總統為「新現實主義」的忠實信徒,強調「中國威脅論」,開啟貿易戰抑制大陸的發展;繼任的拜登總統該思維仍受歡迎,近期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即表示,在美中關係當中,國家安全問題是「重中之重」,美國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不會在國家安全上妥協。
近年來蔡英文跟隨美國主流價值,呼應美國主流的論點,大談中國的經濟脅迫已經衝擊台灣的經濟安全,並批判大幅在大陸投資的台商,為了個人的利潤,忽視台灣面臨的風險。若北京當局發動貿易戰,民進黨將不顧台灣的產業整體利益,祭出強烈的反制措施,加速供應鏈去中化,促使產業「脫鉤」(decoupling),計畫進一步切斷兩岸經濟臍帶。
鳳梨經驗給了民進黨很大的鼓勵,鳳梨為台灣重要的銷陸的農產品,2019年出口金額創6千5百萬美元紀錄,占總出口的96%,中國大陸海關總署於2021年2月26日,以查獲檢疫性有害生物為由,從2021年3月1日起暫停台灣鳳梨輸入大陸,當年出口僅剩5百萬美元。轉以「民主鳳梨」為口號,成功擴大日本市場,出口金額2千3百萬美元,年成長655%,占總出口的60%,2022年持續成長達84%。
殊不知,鳳梨係開發新市場的極少數的成功案例,且去年出口日本鳳梨金額,也不及銷陸高峰的四成(38%)。大陸暫停進口的其他農產漁產品如鳳梨釋迦、石斑魚與柑橘類水果等,至今仍難以找到替代的出口市場。
執政黨為其政治利益,追隨美國作法,以經濟安全為由,激進抗中真能保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