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狒狒屍體明送北市動物園檢驗 林務局:由農委會解剖釐死因

【專家之眼】地雷與對話 台人都要選擇

美國日前宣布售我「火山陸上機動布雷系統」(Volcano),以便戰時在我國灘岸執行區域阻絕。圖/取自美國陸軍官網
美國日前宣布售我「火山陸上機動布雷系統」(Volcano),以便戰時在我國灘岸執行區域阻絕。圖/取自美國陸軍官網

目前國軍向美採購M136火山布雷系統相關討論,暴露出台灣對於戰爭情境,幾乎是完全狀況外的心態。

反方基於經驗與想像,刻劃台灣即將變成地雷島的可怕前景,支持方則以地雷符合人道文明的國際條約與不會傷己的先進科技,來緩和相關疑慮。然而,這些討論都沒真實面對戰爭的殘酷性。因為戰場攻防瞬息萬變,再多的理性推論,都只是承平環境的想當然耳,在戰場的極端情況下,都有可能出乎意料之外,唯一不變的,是其殘酷性。

國人如果覺得歐美電影關於戰爭殘酷描述可能有誇大不實之處,或者懷抱自己人應該不會過於血腥的幻想,可以看看各種提及國共內戰時期的回憶錄,雙方如何泯滅人性部分,就能略知未來可能遇到的狀況。例如長春圍城裡,雙方為了軍事勝利,把人民當工具困於兩軍對陣之間;另個山東戰場在勝負已定後,未負傷的敗者偃旗息鼓逃離,勝者呼嘯繼續追擊,手腳殘缺的敗者蹣跚於回鄉路上,卻被少數留守的勝利者當活靶試槍。

在戰場上,不僅僅是為求保命傷人性命。到時誰比較有人性,沒人說得準。簡言之,就是一旦開打,只要戰場在狹小的台灣,到時人民就能看到血肉橫飛、人間煉獄。現在還在計較布雷是否會給人踩到、相信科技可讓戰爭變得更文明,未免過於天真。

就因為知道情境可能會殘酷恐怖,了解戰爭的人儘管全力備戰,也無不嘗試努力爭取和平到最後一刻。令人遺憾的是,爭取和平的對話路線在台灣被汙名已久。過去支持此路線者常被視為舔共賣台,或被批評對兩岸和平毫無影響力。但回顧冷戰結束原因,美國人認為是堅壁清野及軍事競賽,最終拖垮了蘇聯帝國,可是歐洲學者卻主張,蘇聯解體過程如此和平,是因為西歐與蘇聯之間建立了長期有效的對話機制,藉此轉化了蘇共領導菁英對其安全情境認知。

把時間拉到現在,美國雖曾高喊要與中國大陸脫鉤,現在也知對話重要,一直要求雙方國防部長展開對話,國務卿布林肯也將於二月初訪問北京。難道高官是去北京叩頭的?當然不是。美國能為其與中國大陸的互動建立護欄,蔡政府卻不努力於建立對話管道,這種一心一意想把台灣推向戰場的態度,居然還想著要有高科技、文明的戰爭,這是地雷討論中,最荒謬的一幕。

事已至此,我們除了寄部分希望於美國外,似乎也只能期待在野勢力。但台人要認清現實:沒有公權力的對話難有好成績。追求台海和平的力量,在兼顧各方需要的情況下,必然是謹小慎微,不容易大開大闔。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在疫情阻隔、重新開放後,恢復過去長期合作建立的信任感、逆轉兩岸的敵意螺旋,並健全兩岸交流的質量,進而透過相關機制,讓中共了解台人沒有威脅其安全環境的意圖。

總而言之,台人應該深刻了解戰爭可能帶來的殘酷景象,並藉由充分支持備戰帶來的信心,去努力不讓美國與中共的競爭,可能惡化到把戰火燒向台灣。過去汙名化貼標籤的行為,可以休矣。

戰爭 美國 蘇聯 國軍 布雷系統

延伸閱讀

精準灘岸布雷?林郁方:應注意會否妨礙我戰車掃蕩運動

藍委反對美軍售火山布雷系統 綠委酸:難道要改鋪紅地毯

影/嗆總統府附近先布雷 陳玉珍:蔡總統先綁炸彈再談感受

長者最愛年菜前三名出爐!專家教你如何避開備菜地雷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媽的」囊括奧斯卡大奬只是「政治正確」嗎?

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結果揭曉,馬來西亞演員楊紫瓊主演的「媽的多重宇宙」,一舉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

【專家之眼】摧毀台灣晶片產業 無知自私恐怖情人

媒體報導曾在美國川普政府擔任國家安全顧問之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日前在美國智庫蘇凡中心(Soufan...

【專家之眼】對日農產塞牙縫級行銷 還好意思說嘴

近來農委會不斷宣傳農產品(包含漁產品)在日本市場,獲得重大突破,似乎已經取代中國大陸市場。並讚揚台農發公司扮演重要的角色...

【專家之眼】希臘火車對撞:一個被政客賣掉的國家

2月28日晚上11點20分,希臘兩列火車對撞,造成希臘有史以來對嚴重的火車事故,至今已有57人死亡。跟台灣政府把普悠瑪事...

【專家之眼】為何福利國家比資本國家更具制度優越性?

鑑於國人對於福利國家有著嚴重誤解,這篇文章就來討論福利國家與資本國家的差別。這世界上的福利國家有好幾個,例如丹麥、荷蘭、...

【專家之眼】俄烏戰爭周年:4個「如意算盤」的發展

2022年2月24日普亭下令俄羅斯軍隊,從烏克蘭北方、東方及南方三路入侵烏國,俄烏戰爭爆發,迄今整整一年。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