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學生做白工?乾脆廢了學習歷程吧!

學習歷程檔案是新課綱重頭戲,卻因廠商疏失,導致近八千位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消失。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學習歷程檔案是新課綱重頭戲,卻因廠商疏失,導致近八千位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消失。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這兩天媒體報導最驚人的消息,莫過於118所高中職上傳的部分學習歷程檔案,因教育部委外廠商的疏忽而遺失。

由於學習歷程檔案將做為升大學的評審資料,一旦遺失,就跟考卷遺失一樣,必然影響評審的公平性。家長和學生們最在意的,實為公平與否。雖然遺失的檔案僅限於今年九月中上旬上傳的內容,可是如果恰好是某些學生最得意的記錄,又很不巧地沒有任何備份,要如何補救?難不成要學生重做?那額外花費的時間與精力,可以申請國賠嗎?

據報導,廠商正在想方設法把資料救回來,如果成功當然萬事大吉,可是,教育部敢保證以後都不會出錯嗎?儘管損毀的只是一小部分,卻也宣告了教育部的信用破產。因為,大家更容易因此而懷疑,那些辛辛苦苦整理的檔案,到時能否毫髮無傷地呈現在審查的教師面前。

所謂學習歷程檔案的建置,其實等於把行之有年的大學入學備審資料,強迫學生從高一開始,就陸續統一上傳到教育部的平台。美其名是可提早準備,但卻有更多的弊端或風險。

第一,高中職學生總數大約180萬,所有資料集中在一起,難保不會外洩或損毀,這次出事就證明了風險極高。

第二,學生的負擔加重、程度下降。過去大部分學生在學測之後才準備審查資料,又由於各校系的要求不同,勢必有所篩選;108課綱實施後,孩子等於天天都在煩惱要準備什麼,無形中剝奪了學習基礎課程的時間。

第三,助長華而不實的歪風。為了讓審查委員看到自己優秀的一面,總會盡力粉飾、包裝自己。加上我國沒有像韓國一樣,規定萬一發現造假,幫忙背書的老師也要受罰,檔案就難免三分真、七分假,可信度不高,也等於變相鼓勵孩子膨脹自己。無怪乎曾有高中生在公共政策平台提案廢除學習歷程檔案,因為他身邊的同學們都在忙著吹噓、包裝。

第四,浪費時間做白工。大多數的孩子都是一邊學習一邊摸索自己的性向與志趣,到高三才確認方向的比比皆是,假使改變志願,則之前上傳的東西形同作廢,何況大學教授也不可能一一檢視。

猶記得教育改革進入體制內後,教育部提出一個非常動聽的口號:鬆綁。可是它後來的許多作為,卻是越鬆越綁。像學習歷程檔案的上傳,就是典型的中央集權。連中小學教師的人事差勤、課程規劃,也要集中管理,搞得天怒人怨。民主政治不是強調由下而上嗎?為何要事事由上而下,吃力不討好?頗令人費解。

本以為學習歷程檔案攸關升學,茲事體大,教育部必然戒慎恐懼,極度小心呵護這個平台,詎料竟出了這麼大的烏龍,就算部長下台也無力回天,不如乾脆廢了學習歷程檔案,一勞永逸,皆大歡喜。

學習歷程檔案

延伸閱讀

學習歷程檔案遺失誰負責? 教育部上午10時30分記者會

學校歷程檔案遺失 新竹縣4校受災正研議補救措施

學習歷程檔案消失為意料中事 師:怕失去信任度

學習歷程檔案不見 台南校方:應有補救但大家會不放心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為何新政府首應廢除新青安方案?

新政府即將啟動,準閣揆卓榮泰日前表示,將以年輕人最在意的政策為施政重點,而「居住正義」高居首位。而當前影響房市最巨的政策...

【專家之眼】呷人夠夠!當沖降稅還有臉提「三延」?

2016年國際資本市場黑天鵝充斥,全球股市狂瀉,我國也不例外,台股冷颼颼,量能創15年來新低。當時行政院長林全裁示,為振...

【專家之眼】90天賞味:進口鮮奶也能算鮮奶?

近期有一位號稱是知識型網紅的「石總監」,在YouTube、IG、FB與抖音等網路平台上,大力推薦全聯販賣的紐西蘭進口鮮乳...

【專家之眼】借、掏、跑三部曲—始亂終棄的渣男基金

有一個政府單位,以收支自主為基礎成立,目的在「燒錢」;但成立後,收入沒有實現,只好舉債度日。在借到頂、借到滿後,開始每年...

【專家之眼】政客無能挑起戰端 豈能徵稅理應賠償

兩岸情勢緊張,衝突危機升溫之際,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面對政府研擬開徵戰爭稅以籌措軍費傳聞,對外公開透露確實曾經研議此項課題...

【專家之眼】日本失落30年的心病:不願出清風險

在上一篇文章《可惜!日本得了過度肥胖症》一文中,我提到,日本患了過度肥胖症、血管老化、內有寄生蟲,外有傷口滲血,正是因為這樣的身體,所以,日本的經濟,30多年了,一直起不來。 日本的過度肥胖症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