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政府人事底定「賴系」大贏家 內閣派系一覽表看這裡

布林肯要北京別在520挑釁?但「球」其實在台北手上

86歲瓊瑤無預警宣布淡出臉書 洩真實原因網友哀號

【專家之眼】媚俗還是遮掩 移除銅像就能轉型正義?

促轉會近日公布「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方案」,轉型為反省威權歷史的園區,促轉會認為蔣中正銅像為威權象徵擬移除。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促轉會近日公布「中正紀念堂園區轉型方案」,轉型為反省威權歷史的園區,促轉會認為蔣中正銅像為威權象徵擬移除。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促轉會公布中正紀念堂轉型的方案,提議轉型成反省威權的歷史公園,移除大廳銅像,並改造、移除園內威權象徵。一時之間,貌似被遺忘的意識型態之爭,又有死灰復燃之勢。在大家為防疫憂心忡忡之際,提出這個與民生毫不相干且爭議極大的議題,很難不讓人懷疑有為施政不力轉移焦點之嫌。

中正紀念堂的主管機關是文化部,為何竟是由促轉會主導轉型?頗令人費解。猶記得2017年,文化部針對中正堂轉型實施社會討論計畫,標榜「審議民主」,卻只舉辦三場工作坊,每場只錄取十人參加,被質疑黑箱作業;又拖了兩年,才在2019年初提出兩個草案簽報行政院,卻不公布內容。既然要轉型「正義」,為何過程一點都不光明正大,反而像偷偷摸摸地在做壞事?

不只看起來偷偷摸摸,還又再拖拖拉拉了兩年。更妙的是,文化部經由「社會討論」的神秘結果,莫名其妙地無疾而終,對促轉會的指示,也乖乖地言聽計從,一點意見也沒有。這就是我們的文化施政,草率得如同兒戲。

假如從促轉條例的精神來看,執政黨並未認真執法。該條例的目標之一實為去蔣化,主要見於第二條「清除威權象徵」,以及第五條「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 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假使「中正」符合威權的定義,則所有以其為名的公共設施都必須消滅,結果必然勞民傷財、怨聲四起。因此,有立委說,促轉條例只是針對中正堂與兩蔣陵寢。堂堂國會議員把選擇性執法說得這麼坦蕩蕩,將政治凌駕於法律之上,真令人嘆為觀止。

若從文化的觀點來看,則中正堂的改造,將破壞景觀,甚至觸犯文資法。它的外觀實為傳統的陵寢,建物本身,係為銅像量身打造而成。撇開意識型態不說,無論更名、改制或移除銅像,都會破壞原本設計的整體性,有違美學原則。扁政府時期,為了爭主導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將園區指定為國定古蹟,範圍包括紀念堂主體、大中至正牌樓、公園廣場、迴廊。若是為了轉型而貿然改造,恐有破壞古蹟之嫌。

轉型正義的目的是「促進社會和解」,可是促轉條例不僅有違憲之虞,其施行過程,更屢屢引起社會動盪。何況蔣介石的功過是非尚未蓋棺論定,為什麼以前被紀念,現在又被視為威權?難道就不能平心靜氣地好好討論嗎?

事實上,年輕一代大部份對所謂威權時代早已無感,恐怕不用什麼轉型正義,就自動和解了。假如有人擔心未來的主人翁會忘記歷史,不了解威權統治造成的傷害,那倒不如好好保存中正紀念堂,把它當成「不義遺址」來記取教訓更有效果。試想,現在還有多少人會盲目崇拜「威權象徵」呢?

中正紀念堂 促轉會 促轉條例

延伸閱讀

影/促轉會擬拆中正紀念堂銅像 蘇貞昌:尊重獨立機關

計師看時事/供應鏈低碳轉型 迎永續商機

【即時短評】轉型正義 移除銅像是最好方法?

促轉會拋中正紀念堂轉型 總統府:期待更多對話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為何新政府首應廢除新青安方案?

新政府即將啟動,準閣揆卓榮泰日前表示,將以年輕人最在意的政策為施政重點,而「居住正義」高居首位。而當前影響房市最巨的政策...

【專家之眼】呷人夠夠!當沖降稅還有臉提「三延」?

2016年國際資本市場黑天鵝充斥,全球股市狂瀉,我國也不例外,台股冷颼颼,量能創15年來新低。當時行政院長林全裁示,為振...

【專家之眼】90天賞味:進口鮮奶也能算鮮奶?

近期有一位號稱是知識型網紅的「石總監」,在YouTube、IG、FB與抖音等網路平台上,大力推薦全聯販賣的紐西蘭進口鮮乳...

【專家之眼】借、掏、跑三部曲—始亂終棄的渣男基金

有一個政府單位,以收支自主為基礎成立,目的在「燒錢」;但成立後,收入沒有實現,只好舉債度日。在借到頂、借到滿後,開始每年...

【專家之眼】政客無能挑起戰端 豈能徵稅理應賠償

兩岸情勢緊張,衝突危機升溫之際,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面對政府研擬開徵戰爭稅以籌措軍費傳聞,對外公開透露確實曾經研議此項課題...

【專家之眼】日本失落30年的心病:不願出清風險

在上一篇文章《可惜!日本得了過度肥胖症》一文中,我提到,日本患了過度肥胖症、血管老化、內有寄生蟲,外有傷口滲血,正是因為這樣的身體,所以,日本的經濟,30多年了,一直起不來。 日本的過度肥胖症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