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盤中一度下跌逾千點 10檔個股仍飆上漲停屹立不搖

中職/張奕日職薪水全給妻子 在台灣獨自一人靠12強獎金度日

輪到新北割韭菜? 3月超車台中登「繳稅王」

【專家之眼】爭相「競」頻:不看盜版奧運很難嗎?

今年東京奧運由中華電信MOD愛爾達電視取得台灣區全賽事總代理,但日前卻衍生藝人以安博盒子非法收看的爭議。圖為中華電信奧運線上VR記者會。圖/中華電信提供
今年東京奧運由中華電信MOD愛爾達電視取得台灣區全賽事總代理,但日前卻衍生藝人以安博盒子非法收看的爭議。圖為中華電信奧運線上VR記者會。圖/中華電信提供

不看盜版奧運很難嗎?可能很難。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長年以來看「第四台」的生活,付一次錢就有幾百個頻道可以看的日子,在台灣社會已經太久太久了,久到大家無法接受看電視還要「另外花錢」,對於那些好看、想看、卻在第四台裡面看不到的,只好「另謀出路」。

若根據NCC公布的「2020年通訊傳播市場消費者使用概況」,台灣民眾的收視習慣還是以有線電視為主,高達64.3%,中華電信MOD僅有13.1%,用戶裝設機上盒的OTT  TV已逐年攀升至11.4%,無線電視只剩9.4%,敬陪末座。當然,這些數字之外還有更多「黑數」,隱藏在各個非正式授權平台之後的收視族群。

然而,「尊重智慧財產權及著作權」的觀念也已經推行很久了,民眾對於實體物品跟展演節目的類型比較有概念,例如說書籍翻印、電影盜錄等等,都是明顯的侵權行為,「成大mp3事件」則是相當知名的著作權爭議事件。但是,隨著線上影音串流的盛行,盜版侵權行為早就從印刷、影音傳遞,轉為非正版影音節目的收視行為,而這樣的侵權模式在台灣則是有兩個基本型態。

一個是透過境外架設主機,透過雲端提供線上的非法串流平台,另一個就是近日因奧運轉播的收視問題而爭議不斷的「非法無線機上盒」。前者主要攻占以行動裝置為收視工具的用戶,侵權內容是以影視劇集為主;而後者則是以家用族群為主,侵權內容的受害對象則是以電視頻道業及有線電視系統商,當然這也會造成下游影視內容製作產業的權益損害。

在台灣要建立「使用者付費」的觀念其實很困難,除非是立即的消費行為,否則對於新產業或新平台要打入既定市場,「前期免費」或「低價策略」幾乎是必經之路,業者希望透過「體驗」讓消費者感受到「價值」。可惜的是,體驗期過後,當多數人已習慣有線電視的近百頻道之後,要為「一個頻道」花錢,很多消費者寧願「忍一忍」。

更何況,當數位服務已經成為行動裝置應用的重要功能,從收視、音樂、通訊、交通等各種個人化服務都分別開始使用會員制度,民眾只能依照需求來選擇「數位消費」的順序,畢竟所有平台服務的消費總和為數不少,非法影音內容平台與機上盒也因此有機可趁,造成好節目跟好頻道都缺乏合法收視戶的支持,更難上架合法授權平台。

台灣民眾常用新台幣讓好商品下架來以表達支持,但這次不用下架,不妨就用新台幣支持好節目上架吧!「花錢看電影」跟「花錢看電視」其實是一樣的觀影行為,正版授權的影視內容的質量兼具,建立個人收視習慣更容易,不管你是不是影視劇集的重度使用者,導正收視行為,其實只需要一個決心。

奧運 用新台幣

延伸閱讀

滑板/兩位46歲中年大叔落敗 22歲美國後輩:了不起

東京奧運/這不是粉餅盒、它是奧運獎牌盒  瞬間誕生兩面跳高「金牌」還要火速送去貼金?

拳擊/泰國最資深女拳摘銅 寫下國家歷史新頁

籃球/距安東尼3金紀錄差一步 杜蘭特盼粉碎質疑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為何新政府首應廢除新青安方案?

新政府即將啟動,準閣揆卓榮泰日前表示,將以年輕人最在意的政策為施政重點,而「居住正義」高居首位。而當前影響房市最巨的政策...

【專家之眼】呷人夠夠!當沖降稅還有臉提「三延」?

2016年國際資本市場黑天鵝充斥,全球股市狂瀉,我國也不例外,台股冷颼颼,量能創15年來新低。當時行政院長林全裁示,為振...

【專家之眼】90天賞味:進口鮮奶也能算鮮奶?

近期有一位號稱是知識型網紅的「石總監」,在YouTube、IG、FB與抖音等網路平台上,大力推薦全聯販賣的紐西蘭進口鮮乳...

【專家之眼】借、掏、跑三部曲—始亂終棄的渣男基金

有一個政府單位,以收支自主為基礎成立,目的在「燒錢」;但成立後,收入沒有實現,只好舉債度日。在借到頂、借到滿後,開始每年...

【專家之眼】政客無能挑起戰端 豈能徵稅理應賠償

兩岸情勢緊張,衝突危機升溫之際,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面對政府研擬開徵戰爭稅以籌措軍費傳聞,對外公開透露確實曾經研議此項課題...

【專家之眼】日本失落30年的心病:不願出清風險

在上一篇文章《可惜!日本得了過度肥胖症》一文中,我提到,日本患了過度肥胖症、血管老化、內有寄生蟲,外有傷口滲血,正是因為這樣的身體,所以,日本的經濟,30多年了,一直起不來。 日本的過度肥胖症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