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下班注意!大雷雨強襲「3縣市」 慎防劇烈降雨、雷擊

520卸任在即!經長王美花談風電 4個字向蔡總統訴苦

【專家之眼】關於鳳梨產銷 60年來的大循環

中國大陸停止台灣鳳梨進口,引發爭議。記者陳弘逸/攝影
中國大陸停止台灣鳳梨進口,引發爭議。記者陳弘逸/攝影

美國救濟合作總署的對華分署,於民國51年間由新接任的主官Howard L. Parsons,在台灣各地進行參訪;並由主管外貿的尹仲容先生與農政發展的沈宗瀚博士陪同。他們由北而南、從西到東,先後走訪中國生產力中心在北投的陶瓷技藝訓練所,到岡山參訪成立不久的嘉新水泥廠,以及到台東看台糖公司的鳳梨製罐廠。

於隨後提出的報告和對美國商會發表的演講當中,關於台灣經濟發展有自給自足能力,Parsons先生予以高度肯定。未知其前後的因果關聯,湊巧在3年後的民國54年間,美國正式停止對台灣的美援計畫。

最近,中國大陸停止台灣鳳梨進口;一時之間,舉國譁然,各種的解讀和揣測相伴而生。從中國大陸是先養大、再坑殺台灣農民的惡意,兩岸經貿關係開始倒退的鳴槍示警;當然,也有行政院蘇院長所極力安撫,非常不同於非洲豬瘟當時的強力指涉,而只強調不要將單純的問題,給一昧政治化。

撫今憶昔,看看美國在60年前考察台灣的民生加工業,鳳梨製罐廠;以及在之後停止對台援助,反倒能激勵起在台灣做經貿發展與深度經營的決心。

60年後,巧合的是鳳梨再次成為台灣貿易轉折的焦點,究竟是兩岸出口斷鏈的徵兆?抑或是能讓各界看清事實,說真格的,一些沒有加值想像與未來成長性的粗放農業,無論在世代傳承或社會情感的營造上,早已不再能感動人心。大幅度讓利給粗放型的農業,本來就不會有未來的。

此刻,中國大陸對台灣農業的判定,雖然蟲害處理得宜也可能再度恢復;但真正反映的是農業發展的根本現實,以及台灣農村轉型的契機。

舉例而言,農委會曾經大手筆補貼香蕉出口到杜拜,當時業者號稱可以在2018年的夏天,出口120公噸。但該年7月份的戰果,就一只貨櫃香蕉出口;累計下來有23公噸的總量,業者則宣稱找不到合乎品質要求的貨源。

既然有一部分的農產項目,不足以創造就業和投入的職涯想像,就無法長期留住年輕世代的勞動力。換言之,這一類對台灣農產的採購補貼,長此以往是不可能幫助到台灣農民的。

更何況,杜拜、日本都能從東南亞與中南美洲取得香蕉;他們靠交情的限量性採購,絕不會想要來坑殺台灣農民的。然則,周邊國家與政府的友善,終究會有時而盡。

繼續對台灣的讓利與採購補貼,可跟台灣粗放的農業與農村的自給自足,徹徹底底是無關要緊的。或許該要捫心自問的則是:任令執政黨以各式的農業補貼,變相鞏固其支持基礎;但補貼農產出口到日本、杜拜等地,可以買到的大外宣與大內宣,說到底又是幫了誰呢?

鳳梨

延伸閱讀

陸禁鳳梨!綠批藍幫中國斷章取義 籲多吃水果少噴口水

海外台商買鳳梨運送卻變難題 藍委協助送地方弱勢團體

僑委會號召僑胞、台商買鳳梨 認購超過兩萬公斤

「往後許多天都要鳳梨」 AIT館內外擺滿鳳梨挺台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為何新政府首應廢除新青安方案?

新政府即將啟動,準閣揆卓榮泰日前表示,將以年輕人最在意的政策為施政重點,而「居住正義」高居首位。而當前影響房市最巨的政策...

【專家之眼】呷人夠夠!當沖降稅還有臉提「三延」?

2016年國際資本市場黑天鵝充斥,全球股市狂瀉,我國也不例外,台股冷颼颼,量能創15年來新低。當時行政院長林全裁示,為振...

【專家之眼】90天賞味:進口鮮奶也能算鮮奶?

近期有一位號稱是知識型網紅的「石總監」,在YouTube、IG、FB與抖音等網路平台上,大力推薦全聯販賣的紐西蘭進口鮮乳...

【專家之眼】借、掏、跑三部曲—始亂終棄的渣男基金

有一個政府單位,以收支自主為基礎成立,目的在「燒錢」;但成立後,收入沒有實現,只好舉債度日。在借到頂、借到滿後,開始每年...

【專家之眼】政客無能挑起戰端 豈能徵稅理應賠償

兩岸情勢緊張,衝突危機升溫之際,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面對政府研擬開徵戰爭稅以籌措軍費傳聞,對外公開透露確實曾經研議此項課題...

【專家之眼】日本失落30年的心病:不願出清風險

在上一篇文章《可惜!日本得了過度肥胖症》一文中,我提到,日本患了過度肥胖症、血管老化、內有寄生蟲,外有傷口滲血,正是因為這樣的身體,所以,日本的經濟,30多年了,一直起不來。 日本的過度肥胖症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