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成終屆? 台美經濟對話懸念

首屆「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美東時間廿日舉行,就在同一天,美國總統川普試圖翻轉大選落敗卻接連碰壁,這場台美對話增添不少首屆成終屆的懸念。儘管雙方簽署一紙效期五年的備忘錄(MOU)「綁約」拜登政府,但未來的美中關係發展,勢必牽動台美交流的深度與廣度,將影響此對話機制落實的程度。
台美EPP對話結束後,列出洋洋灑灑九項事實清單,其中之一是簽署美台EPP對話的MOU,以作為未來輪流在華府及台北召開年度對話的基礎。
根據外長吳釗燮說法,這紙MOU有五年效期,到期還可展延。然而,如果是討論雙邊合作項目或議題的MOU,設定期限滾動檢討還可理解,兩國間的對話平台應是制度性的架構,為何要設定「有效期限」,實在令人費解。
再者,吳釗燮以歐巴馬政府當年和的馬政府建立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為例,強調EPP對話機制不會受美國政黨輪替影響。外界不清楚吳部長的樂觀從何而來,或許駐美代表蕭美琴日前與拜登外交顧問布林肯通話時獲正面訊息,否則新政府不延續舊政府政策所在多有,歐巴馬政府建立和中國大陸的戰略暨經濟對話,在川普上台後無以為繼即是一例。
首屆EPP對話不只要追求常態化,還要開啟科技合作協定諮商,主談人政務委員鄧振中說,此對話機制各個重要議題還可以再簽定不同協議;這項對話機制,簡直成了用來代言「美台關係史上最佳」的俄羅斯娃娃,沒有不重要的議題,卻也找不出真正的重點,一個套一個、一個換一個,花式變換不亦樂乎。
台美經貿談判之所以重要,是台灣希望藉由美國支持,打開與其他國家經貿談判的大門,如今貿易談判停滯,擺在眼前的是中國大陸積極搶進多邊經貿協定的嚴峻局勢。
目前除有台灣不得其門而入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就連台灣想參與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公開表態後,我方要想加入,除了開放日本核食進口之外,恐怕還有無形的政治阻礙要面對。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