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今簽署 牽動台灣經貿

包括中國大陸、日本、澳洲、紐西蘭和印尼等國在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預定今(15)日在東南亞國協(ASEAN)峰會上簽署。RCEP涵蓋的自貿區經濟規模將達26兆美元,並包含約22億人口,是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
專家指出,由於台灣與RCEP成員國的經貿往來都非常密切,在RCEP生效後,成員國之間關稅大幅下降,勢必排擠台灣的出口。產業部分,RCEP尚未公布詳細內容,但像是石化、機械等傳統產業,恐必須提早準備可能的衝擊。
去年印度退出RCEP談判後,其餘15國尋求在本周東協峰會結束前宣布該協議。越南是本屆東協視訊峰會的東道國。馬來西亞貿易部長阿里表示,這份協議將在15日簽署。
RCEP標榜降低關稅、強化具有共同原產地規則的供應鏈,並編訂新的電子商務規則。標普全球信評公司亞太區首席經濟學者羅契表示,「雖然RCEP不夠深入,至少與TPP相比是如此,但它範圍廣,涵蓋許多經濟體和商品,這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時代十分罕見」。
北京當局多年來尋求與亞太更大規模經濟整合的目標,看來也即將達成,不過許多成員國也對經濟過於依賴中國保持謹慎。日本是試圖重新評估大陸供應鏈的國家之一;近來中國與澳州政府的爭端,也都凸顯出過分依賴中國的風險。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政府時期的貿易官員、現任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階顧問芮恩希認為,RCEP會否讓區域態勢更倒向中國,取決於美國的反應,如果美國繼續忽視這些國家、或依然在此恃強凌弱,局面當然就會倒向中國,反之若拜登有可靠的計畫,恢復美國在亞太的存在感和影響力,局勢又會擺向對美國有利。
RCEP經過八年馬拉松式談判而簽署完成後,將進一步凸顯美國總統川普2017年退出TPP的決策失當,削弱美國反制中國的能力,這項挑戰很快會轉到新任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頭上。
儘管政治的微妙使得拜登加入TPP後繼的CPTPP有一定難度,但分析家認為,這仍是美國深化與亞太經濟關係的最佳管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