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大谷請客!177公斤鮪魚上桌 弗里曼挑戰海膽壽司吃完笑了

長期投資人現在可入手!美國諮詢機構分析三大「買進台積電」理由

川普凍結對外援助癱瘓重要計畫 學者:削弱美在太平洋影響力

美國總統川普暫時凍結對外援助,已導致南太平洋地區多項重要計畫陷入癱瘓。 法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暫時凍結對外援助,已導致南太平洋地區多項重要計畫陷入癱瘓。 法新社

專家學者表示,美國總統川普暫時凍結對外援助,已導致南太平洋地區多項重要計畫陷入癱瘓,不僅對人命構成威脅,也損害了美國在這個地區爭取影響力的努力。

法新社報導,發展機構表示,熱帶太平洋島國容易遭受天災、與世隔絕,同時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脅,是全球最依賴援助的部分國家。

此外,這些國家也處於中國與美國、澳洲和其他盟國在太平洋地區爭奪貿易、金融和軍事影響力的核心位置。

多年來,美國協助這些國家購買治療熱帶疾病的救命藥物、打擊非法捕魚,並為沿海村落做足因應地震和颱風的準備。

川普上個月出手整頓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宣布將420億美元預算大多數資金凍結90天,上述援助及更多計畫都因此陷入困境。

●人們將死去

根據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Institute),2008年至2022年間,美國向太平洋島嶼提供了21億美元援助。

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太平洋事務分析家史密斯(Graeme Smith)說:「美國為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愛滋病毒)、抗藥性、結核病和瘧疾相關醫療提供了大量援助。」

他告訴法新社:「這些計畫一旦中止,人們就會死亡,而這些計畫目前已經中止。」

●信任感被削弱

巴布亞紐幾內亞環境律師博西普(Peter Bosip)警告說,凍結援助資金可能會削弱信任感。

博西普說:「人們將因此感到困惑,這會讓他們不相信援助機構的努力和他們所提供的支持。」

博西普說:「我不認為美國的援助資金會回歸,儘管他們表示將在90天後進行審查。在現任總統掌權之下,我想不會再有金援了。」

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經濟學家戴揚特(AlexandreDayant)表示,美國已變得「不可預測」,其盟友可能不再依賴它來資助太平洋計畫。

他說:「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聲譽將受到永久性傷害。」

「坎培拉將面臨填補缺口的壓力,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我們的援助預算實際上也很有限。」

●首選合作夥伴

過去10年,中國向太平洋國家承諾資助數十億美元,用於醫院、體育館、道路和其他公共工程。

中國似乎正受益於此。近年來,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吉里巴斯(Kiribati)和諾魯(Nauru)相繼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轉與中國建交。

索羅門群島2022年與中國簽署一項安全協議,但內容未對外公開,引發外界臆測,北京有朝一日可能尋求在該地區建立更永久的軍事基地。

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表示,坎培拉將致力成為太平洋鄰國的首選合作夥伴。

她在聲明中說:「這對我們地區的繁榮、穩定和安全至關重要。」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蠅頭小利棄盟友?川普顛覆華府俄羅斯政策 掀地緣政治變局

美國製造最安全?事欣科再飆漲停 波段大漲近五成

川普關稅衝擊我半導體!專家:市占率微降 可增赴美投資

川普預告汽車、半導體、藥品徵25%關稅 4月2日公布額度

相關新聞

川普警告離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 但他任內不會發生

美國總統川普19日提到中東和烏克蘭正在發生的衝突,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但在他任內不會發生。

約旦河「兩岸一家親」?約旦和巴勒斯坦的恩怨分合

在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2025年2月5日前往華府面見川普後,川普再度提出關於加薩走廊的解決方案。美國打算接管該地,將之重建為中東的蔚藍海岸。由於當地已成廢墟,住在加薩的200多萬巴勒斯坦人民最好先移到其他地區,像是約旦與埃及,以利美國的重建計畫。

川普挺馬斯克 批媒體挑撥離間

美國總統川普和特別政府雇員、科技大亨馬斯克首次連袂受訪,川普稱馬斯克是他的「總執行長」,讚揚馬斯克積極實施他的大量行政命...

川普歐洲政策轉向「今日烏克蘭 明日台灣」憂慮增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十七日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認為歐洲盟友須承擔自身安全責任,而來自中國大陸的挑戰則仰賴盟友共同牽制,推測...

白宮:馬斯克非政府效率部正式雇員 無做政府決定職權

根據白宮今天向法院遞交的文件,受美國總統川普之命帶領政府效率部的科技業億萬富豪馬斯克不是該部正式雇員,「沒有做政府決定的...

川普二度執政滿月 各民調結果分歧:滿意度略降 但較第1任進步

新聞周刊(Newsweek)20日報導,川普總統二度執政上台屆滿一個月,根據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與Yo...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