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回暖 吳德榮:明鋒面快閃一天轉雷陣雨周四鋒面再來

台中大雅凌晨傳槍聲?十多人互毆還拿出狼牙棒 6人受傷送醫

馬斯克要求獲取美國公民的納稅數據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華盛頓郵報》等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顧問馬斯克的團隊向美國國稅局(IRS)發出請求,要求訪問其管理的數據,這些數據涵蓋的範圍包括數百萬美國公民的財務信息。報道稱,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門(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DOGE)已向美國國稅局提交訪問數據庫和其系統的申請。

路透社報道稱,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的一名高級成員於2月13日訪問了美國國稅局(IRS),並開始尋找可以削減開支的地方。

《華盛頓郵報》援引查閱的一份文件稱,一名DOGE員工計劃將在國稅局工作120天,期間可能獲得對數據庫的訪問權限。據報道,這包括一個通常受到嚴格限制的特別安全的系統,“可以立即訪問被鎖定的納稅人賬戶”。

報道稱,截至周日晚上(2月16日),DOGE的訪問權限尚未獲得批准。盡管如此,這一計劃引發了美國政府內部和數據專家的擔憂。據ABC新聞此前報道,批評者認為,允許馬斯克訪問公民的個稅數據是極其危險的做法。

數字保護與知情權:孰輕孰重

前政府的數據專員、民主與技術中心(Center for Democracy and Technology)的萊爾德(Elizabeth Laird)對ABC表示,個人將最敏感的數據提供給政府,是“期望這些數據不僅將使用合法,其處理方式的安全風險度也是最低的”,而根據目前的報道,這一點受到質疑。

白宮一名發言人在回答記者有關訪問財務數據的問題時表示,“浪費、欺詐和濫用”在“我們破爛的系統中已存在了太久時間”,他說,直接訪問將是改變這一現狀的必要手段,馬斯克的團隊將繼續揭露欺詐行為,“因為美國人民有知情權,了解政府如何使用他們辛苦賺來的稅款”。

美國俄勒岡州參議員懷登(Ron Wyden)在X平台上表示,“我的辦公室聽說DOGE現在已進駐IRS。這意味著馬斯克的手下可以挖掘每個美國納稅人的大量數據。如果你的退稅被延遲,他們很可能是原因。” 馬斯克用笑哭表情符號回應了這條消息。

特朗普總統上任伊始,便任命在競選中立下汗馬功勞的馬斯克領導新成立的DOGE部門。在這一職位上,馬斯克強力推動聯邦機構大規模裁員和以及削減開支,他的團隊目前正在逐一審查美國各聯邦機構。特朗普和馬斯克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對外聲稱,調查已揭露了數十億美元的浪費和欺詐行為。

(綜合報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

川普警告離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 但他任內不會發生

美國總統川普19日提到中東和烏克蘭正在發生的衝突,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但在他任內不會發生。

約旦河「兩岸一家親」?約旦和巴勒斯坦的恩怨分合

在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2025年2月5日前往華府面見川普後,川普再度提出關於加薩走廊的解決方案。美國打算接管該地,將之重建為中東的蔚藍海岸。由於當地已成廢墟,住在加薩的200多萬巴勒斯坦人民最好先移到其他地區,像是約旦與埃及,以利美國的重建計畫。

DOGE 要進入美國國稅局系統?不受限制的權力引發資安疑慮

美國總統川普任命富豪馬斯克(Elon Musk)執掌政府效率部(DOGE)對聯邦政府預算開刀,根據2月17日《美聯社》消息,DOGE正在尋求進入美國國稅局系統,查看納稅人數據——如果成功,不屬於聯邦政府體制機構的DOGE,就能夠調閱包括納稅人個資、銀行紀錄等等機敏資訊,此事旋即引發擔憂。如若納稅人數據外洩,無疑將是資安危機,白宮則堅持「美國人民應該知道政府把他們辛苦賺來的稅金花在了哪裡」;此前DOGE已因訪問美國財政部數據而引起法律訴訟,此次訪問國稅局系統的要求,使DOGE爭議再添一樁。

川普挺馬斯克 批媒體挑撥離間

美國總統川普和特別政府雇員、科技大亨馬斯克首次連袂受訪,川普稱馬斯克是他的「總執行長」,讚揚馬斯克積極實施他的大量行政命...

川普歐洲政策轉向「今日烏克蘭 明日台灣」憂慮增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十七日指出,美國總統川普認為歐洲盟友須承擔自身安全責任,而來自中國大陸的挑戰則仰賴盟友共同牽制,推測...

白宮:馬斯克非政府效率部正式雇員 無做政府決定職權

根據白宮今天向法院遞交的文件,受美國總統川普之命帶領政府效率部的科技業億萬富豪馬斯克不是該部正式雇員,「沒有做政府決定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