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朱立倫高喊再赴北檢!警出動160人 憂防線再失守1招加工鐵馬護欄

別讓睡姿害了你!專家曝這樣躺防失智 「這姿勢」對身體壓力最大

借中芯掛名出貨華為?台積電發聲回應了 稱2020年就斷供貨

川普重返白宮 將以力量與威懾重塑拉美新戰略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攝於18日。美聯社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攝於18日。美聯社

拉丁美洲國家面對美國總統川普的新任期,充滿了緊張與疑慮。外交專家分析,川普將以展現美國國力「威懾」,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同時加大制裁尼加拉瓜等獨裁政權。

知名的拉丁美洲問題專家,也是前尼加拉瓜駐美洲國家組織(OEA)大使麥克菲爾茲(Arturo McFields)發表專文分析,川普政府的外交策略深受前總統尼克森和雷根影響,因此未來將採用「瘋狂理論」與「和平靠實力」2大方針,應對中國在拉丁美洲的快速擴張。

他解釋,所謂「瘋狂理論」,就是在外交上創造不確定性。川普將延續尼克森在1970年代的外交策略,強調以「不可預測的行動來威懾對手」。川普過去就以這種策略,例如製造話題上的混亂,故意離開談判桌,再出其不意重新制定條件重回談判,目的是製造對手的困惑、恐懼以及尊重。

川普也深受雷根「和平靠實力」信念的啟發。川普認為美國展現強大的軍事力量,並不是為了挑起戰爭,而是為了確保和平。川普未來的政策將側重於在拉丁美洲展示美國的實力,應對來自中國和其他外部勢力的挑戰。

麥克菲爾茲點出,川普政府新的戰略核心,就是對抗中國在拉丁美洲的經濟與政治滲透。中國在該地區基礎設施、能源和交通領域大規模的投資不僅在商業領域,更包含潛在的軍事意圖。

川普強硬「不惜動用武力收回巴拿馬運河」的言論,其實目的是針對中國控制運河關鍵設施的威脅,並且警告巴拿馬,美國將透過重新談判和施壓,確保運河及其他關鍵地區的主權,不會落入中國手中。

同樣的川普也警告墨西哥,如果再讓中國商品以「特洛伊木馬」的方式進入美國市場,墨西哥將面臨美國懲罰性關稅和更多貿易制裁。川普尤其點名必須遏止中國取道墨西哥,走私芬太尼進入美國。

麥克菲爾茲認為,川普的第2任期,預料將對委內瑞拉、古巴和尼加拉瓜的獨裁政權將採取「零容忍」政策。例如川普不承認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asMaduro)政權,並且態度強硬不願針對石油制裁和移民問題談判,甚至還有意推翻馬杜洛。

至於古巴與尼加拉瓜的獨裁政權也更不好過。川普可能進一步限制古巴的金融交易,同時加大對尼加拉瓜總統奧蒂嘉(Daniel Ortega)政權的制裁力道,這3國恐怕將面臨空前的經濟施壓和外交孤立。

麥克菲爾茲指出,川普以歷史性的拉丁裔選民高支持率,贏得總統選舉,更提名拉丁裔背景的盧比歐(Marco Rubio)出任國務卿,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拉丁裔國務卿。不僅反映了拉丁裔選民的影響力,也表明拉丁美洲在美國的國際議程中,占據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川普的拉美政策,不僅將拉丁美洲視為對抗中國的關鍵戰場,也將其定位為美國重塑外交影響力的起點。這種新政策可能出現新的合作機會,但也可能因過於強硬而引發緊張局勢。雖然目前無法預測美國外交政策轉變,對拉丁美洲而言是福是禍,但可以確定雙邊關係將不再如過往。

川普 巴拿馬運河 美國

延伸閱讀

出手救TikTok!川普提議合資:美國持有一半

TikTok:正恢復在美國服務 感謝川普提供澄清和保證

陸媒:美中可當夥伴 港媒:雙方先友後敵

經濟日報社論/新川普時代 台灣經濟的挑戰與對策

相關新聞

川普警告離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 但他任內不會發生

美國總統川普19日提到中東和烏克蘭正在發生的衝突,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但在他任內不會發生。

川普周四發言重點:對等關稅、美中俄峰會、控台灣搶走晶片生意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13日)正式下令,要求研究對眾多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除此之外,他還在白宮記者會上談及多方面的話題...

和川普政府低調過招!輝達去年就開始布局 傳本周悄悄延攬川普關係戶

紐約時報報導,有別於其他矽谷大企業,輝達與微軟以相對低調、避開鎂光燈的方式應對新川普政府。這並不代表兩家公司毫無作為,比...

如何讓川普想「併吞」台灣?美學者古舉倫半玩笑建議這2招 點名高雄

美國霍夫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法學教授古舉倫(Julian Ku)8日在社群平台X發文,建議...

川普又簽行政命令!制裁國際刑事法院 控非法調查美國和以色列

美國總統川普6日再簽署行政命令,制裁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

川普「接管加薩說」連國務卿和幕僚都第一次聽 CNN:他自己的主意

美國總統川普4日語出驚人稱美國將接管加薩走廊,把加薩打造成「中東蔚藍海岸」,震驚國內外,包括川普的幕僚。CNN報導,川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