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慘…張育成肩傷是關節唇 22日進行MRI檢查

北市高房價有撐? 最新富豪人數曝光、全球第38名

營養師曝早餐吃納豆「加1物」 改善便秘還可減重

提名國家情報總監 加巴德引發質疑

共和黨一些聯邦參議員與前國會眾議員加巴德會面之後,對於她是否足以勝任國家情報總監感到懷疑。(美聯社)
共和黨一些聯邦參議員與前國會眾議員加巴德會面之後,對於她是否足以勝任國家情報總監感到懷疑。(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WSJ)15日分析,國家情報總監被提名人加巴德(Tulsi Gabbard)為讓人事案過關採取魅力攻勢,卻在共和黨內部引起質疑;共和黨參議員表面上仍支持加巴德,但她接下來如果出錯,提名案恐將出現變數。

報導指出,某些共和黨參議員日前與加巴德會面之後,對於她是否足以勝任國家情報總監感到懷疑。

43歲的加巴德2013年至2021年擔任夏威夷聯邦眾議員,曾參加2020年民主黨總統初選,2022年10月宣布退出民主黨,後來加入川普的「讓美國再度偉大」(MAGA)陣營。2024年8月,加巴德宣布支持川普,並開始輔選。

參院共和黨團助理及川普政權交接團隊官員透露,加巴德與奧克拉荷馬州聯邦參議員蘭克福德(James Lankford)會面時,對於國家情報總監職務角色沒能清楚說明;加巴德與南達科他州聯邦參議員朗茲(Mike Rounds)會面時,則搞不清楚涉及重大國家安全監視權限的「外國情報偵察法」(Foreign Intelligence Surveillance Act,FISA)702條款(Section 702)與「外國情報偵察法」第一章(Title I)有何區別。

參院共和黨團助理透露,參院情報委員會(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幾乎所有成員都把國家安全監視權限列為優先立法目標,加巴德卻顯得狀況外。

川普與川普盟友均呼籲參院共和黨團全面支持內閣首長提名人選。國防部長被提名人赫塞斯(Pete Hegseth)14日出席任命聽證會後,身為川普重要盟友的科技富豪馬斯克(Elon Musk)透過X平台發文透露,如果有共和黨參議員阻撓人事案過關,今後在共和黨初選將面臨挑戰者競爭。

華爾街日報報導,截至目前,並沒有共和黨參議員對加巴德人事案提出反對。不過,新科猶他州聯邦參議員匡希恆(John Curtis)14日參加Politico新聞網站舉辦的活動時說,為加巴德投下贊成票之前,希望看到更多相關資料。緬因州聯邦參議員柯林斯(Susan Collins)上個月與加巴德見面後對媒體說,是否支持人事案將等收到加巴德背景調查報告及聽證會才做決定。

國家情報總監負責對總統提供最高機密簡報,掌理情報機關合計年度預算超過1000億元。

政權交接團隊官員說,共和黨參議員擔心未來在初選遭遇挑戰,應該不會阻撓加巴德提名過關。

共和黨一些聯邦參議員與前國會眾議員加巴德(前)會面之後,對於她是否足以勝任國家情報總監感到懷疑。(美聯社)
共和黨一些聯邦參議員與前國會眾議員加巴德(前)會面之後,對於她是否足以勝任國家情報總監感到懷疑。(美聯社)

川普 白宮

延伸閱讀

中經院估今年經濟成長率3.22% 川普關稅措施有四個觀察點

以哈停火川普也有功勞?拜登嗆:開什麼玩笑

「不會讓司法部黨派化、武器化」 曾訪台的川普司法部長這麼宣示

中經院估今年經濟成長3.22% 川普上任緊盯關稅4要點

相關新聞

川普警告離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 但他任內不會發生

美國總統川普19日提到中東和烏克蘭正在發生的衝突,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但在他任內不會發生。

川普周四發言重點:對等關稅、美中俄峰會、控台灣搶走晶片生意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13日)正式下令,要求研究對眾多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除此之外,他還在白宮記者會上談及多方面的話題...

和川普政府低調過招!輝達去年就開始布局 傳本周悄悄延攬川普關係戶

紐約時報報導,有別於其他矽谷大企業,輝達與微軟以相對低調、避開鎂光燈的方式應對新川普政府。這並不代表兩家公司毫無作為,比...

如何讓川普想「併吞」台灣?美學者古舉倫半玩笑建議這2招 點名高雄

美國霍夫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法學教授古舉倫(Julian Ku)8日在社群平台X發文,建議...

川普又簽行政命令!制裁國際刑事法院 控非法調查美國和以色列

美國總統川普6日再簽署行政命令,制裁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

川普「接管加薩說」連國務卿和幕僚都第一次聽 CNN:他自己的主意

美國總統川普4日語出驚人稱美國將接管加薩走廊,把加薩打造成「中東蔚藍海岸」,震驚國內外,包括川普的幕僚。CNN報導,川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