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8年前後判若兩人!川普「高富帥」兒搶走就職典禮鎂光燈 1動作超像老爸

台南楠西災民怨等快2小時、便當不夠 慈濟志工透露原因:很冤枉

清泉崗女士官長「頭顱被削去大半」 母哭到癱軟坐輪椅離開、要空軍給交代

大陸學者:川、賀誰當選 對陸強硬路線不變

大陸分析家苦於解讀,美國總統大選兩黨候選人對最大地緣政治對手中國所持立場,究竟有何差異。 美聯社
大陸分析家苦於解讀,美國總統大選兩黨候選人對最大地緣政治對手中國所持立場,究竟有何差異。 美聯社

國際的中國觀察家對於設法破解精英政治中的隱密計謀,再熟悉不過;但現在卻是中國的分析家苦於解讀,美國總統大選兩黨候選人對最大地緣政治對手中國所持立場,究竟有何差異。

中央社報導,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教授王義桅認為,美國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將會延續現任總統拜登的中國政策。

至於何謂拜登政策?王義桅形容他是「沒有(美國前總統)川普(言行特色)的川普主義者」(Trumpist without the Trump)。川普是共和黨這次推派的賀錦麗對手。

外界普遍認為,賀錦麗一旦贏得11月5日的大選,上台後對中國採取的立場大致會「拜歸賀隨」。她也幾乎沒有設法擺脫這樣的觀感。

美國大選後無論由民主黨或共和黨當家,北京基本上不認為會有明顯差異。對中國採取強硬路線,確實在美國政壇已成為兩黨皆支持的少數議題之一。

中國重要外交政策評論家王緝思、胡然和趙建偉8月在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撰文寫道:「中國戰略界人士對於未來10年美國改變對華政策方向的可能性,不抱什麼幻想。…他們認為,無論誰在2024年11月當選,這位美國新總統都將讓華府繼續優先以戰略競爭甚至圍堵的方式,來對待中國。」

這三作者還說,儘管賀錦麗的決策方式很可能會比川普「更有條理、更可預測」;但他們推斷,兩人皆會讓對中戰略連貫。

目前看來,更能起作用的可能是賀錦麗組的國安團隊。她現在的國家安全顧問高登(Phil Gordon)很可能扶正,而高登曾在2019年簽署公開信,提醒勿將中國視為美國的「敵人」。

雖然有些分析家猜測,高登較近期在白宮的工作經驗可能使他立場轉向鷹派。但他最近與紐約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對談時,也避免將中國說成是敵人或威脅,只一再提及中國帶來的「挑戰」,並說美國儘管應該擔心,但仍可管控。

對於川普可能重返白宮,中國外交政策系統中的某些成員抱持歡迎。他們認為,以川普的商人思維,他不會偏好提供美國資源來支持台灣主權伸張,或給予精神支持。

王義桅表示,與拜登相比,川普較不尊重國際結盟體系,而這對中國有利。「他的盟友不太信任他。…川普會令台灣更擔心。」

川普 政見 美國大選 賀錦麗

延伸閱讀

賀錦麗缺男性票 川普缺女性票…選情陷膠著 兩人互挖對方選民

川普出席里民大會搶女性票 誓言終結庇護城市 墮胎權交各州決定

川普在里民大會自封「體外授精之父」 自由派譏 保守派怒

WSJ:大選勝負 由7搖擺州+2選區的95張選舉人票決定

相關新聞

路透評論員:台灣局勢在川普就職前升溫 北京秀武力迫新政府退縮

路透全球國防專欄評論員艾普斯(Peter Apps)分析,儘管俄烏局勢在川普當選後逐漸升級,中東地區還有以色列與伊朗的對...

川普:改變席捲美國

川普於美東時間廿日中午(台灣時間廿一日凌晨一時),在華府國會山莊圓型大廳宣誓就職美國第四十七任總統。他在就職演說中呼籲發...

直播/川普宣誓就職典禮 川普與拜登抵達國會大廈

川普本周一(20日)將再度就職美國總統,預料約25萬人將冒著嚴寒天氣湧向華盛頓市中心,見證川普成為美國第47任總統。

就職美總統 川普盼百日內訪陸

川普將在美東時間廿日中午(台灣時間廿一日凌晨一時)宣誓就職美國總統。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川普已告知幕僚希望上任百日...

40年來首次…川普就職典禮移室內 我慶賀團無法現場觀禮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十七日宣布,由於華府廿日恐因北極寒流來襲面臨嚴寒,當天的總統就職典禮將移師室內,在國會大廈圓形大廳舉行...

影╱拜登發表告別演說!劈頭將加薩停火歸功自己 籲川普勿濫用權力

美國總統拜登於美東時間15日晚間8時(台灣時間16日上午9時)發表卸任演說,開頭即把以色列與哈瑪斯達成停火協議歸功於自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