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開口了反核神主牌動不動?綠內部兩種聲音交鋒

美俄通話結束:協議烏俄停止攻擊能源設施30天 和平前景仍遠

LINE開放多裝置登入!「追加裝置」教學、規則看這裡 安卓平板+蘋果可混搭用

美心理師:選舉焦慮患者激增 隱性川粉為數不少

「財經內幕」今天刊登心理師艾伯特的觀察指出,近期美國選舉焦慮症患者激增,部分患者對賀錦麗領導能力的信心減弱,許多人也不懂被視為惡霸的川普為何如此受歡迎,另有不少患者對川普愛在心裡口難開。

美國大選投票作業已經展開,在11月5日主要投票日前,兩黨造勢活動一波波。

在紐約、賓州等多地執業的心理治療師艾伯特(Jonathan Alpert)近期觀察到,與過去相比,這一屆大選出現更嚴重的政治對立和兩極化,還有大量的錯誤資訊,社會充滿不確定性,致使美國民眾對誰將成為下一屆總統帶領國家感到更焦慮。

美國上一屆總統大選發生川普支持者衝進國會山莊的暴動事件。艾伯特表示,過去的爭議也讓許多人憂心選舉結果將引發重大社會動盪或倒退。此外,社交圈、家庭關係、網路社群的部落主義(tribalism)加劇社會分裂,導致更廣泛的情緒焦慮。

艾伯特觀察到,許多患者對民主黨和共和黨推出的總統候選人感到不滿。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退出競選,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代表民主黨角逐白宮大位,許多民主黨選民對此並不高興,即使他們認同民主黨的價值觀,但對於是否票投賀錦麗仍有保留。

艾伯特說,患者向他傾訴擔憂賀錦麗領導能力信心不足,認為當她被問到與政策相關的問題時,回答缺乏深度和實質內容。

至於代表共和黨的川普(Donald Trump),民眾對他感到焦慮的一大重要原因在於,他們不懂一個被他們視作「惡霸」的人為何如此受歡迎,「我們沒有被教導卑鄙為成功手段,但他的分化言論引起許多人的共鳴,顯示社會渴望變化」。

艾伯特指出,川普為許多被社會忽視的人發出聲音,他2016年是這樣打贏選戰的,2024年也以此為目標競選。

艾伯特也看到許多人對支持川普感到「不好意思」,成為隱性支持者。這些人對川普有好感、支持川普的政策勝過賀錦麗的政策,但是他們不願意在朋友、家人、另一半面前表達自己的意向,「我在許多患者生活中看到這種狀況」。

艾伯特舉例,有位患者參加烹飪課,課堂上所有人都認為她理當是自由派、並且厭惡川普。但事實上她支持川普,所以當課堂上其他人抱怨川普時,她會保持沉默。

另一位患者向艾伯特表示,自己無法和別人討論不滿學生貸款減免計畫,因為他沒有上大學、並不支持這項計畫。賀錦麗支持繼續推動這項計畫,川普則反對。

這名患者表示自己因支持川普立場被貼上「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共和黨人」的標籤,但他並非極右派而是溫和派,為了照顧家計身兼兩份工作。

艾伯特說,過去幾個月接觸過很多這樣的案例,這些人對於自己的政治理念和投票計畫保持沉默。

艾伯特發出建言表示,若僅僅因為某人來自反對黨,就將其妖魔化,這種行為與認為「所有白人都享有特權」或「所有警察都是壞人」一樣的荒謬且不健康。這些極端的言論只會進一步加劇社會焦慮,使問題變得更嚴重。(編輯:韋樞)

川普 美國大選 賀錦麗

延伸閱讀

迴避承諾派兵捍衛台灣 川普:我選上,中國就不會犯台

美警告伊朗:勿對川普性命動歪腦筋 否則視為開戰

川普赴科羅拉多造勢 宣傳「移民幫派入侵美國城鎮」

為賀錦麗拉票 歐巴馬赴賓州匹大 柯林頓將訪喬州偏鄉

相關新聞

路透評論員:台灣局勢在川普就職前升溫 北京秀武力迫新政府退縮

路透全球國防專欄評論員艾普斯(Peter Apps)分析,儘管俄烏局勢在川普當選後逐漸升級,中東地區還有以色列與伊朗的對...

川普警告離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 但他任內不會發生

美國總統川普19日提到中東和烏克蘭正在發生的衝突,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但在他任內不會發生。

川普周四發言重點:對等關稅、美中俄峰會、控台灣搶走晶片生意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13日)正式下令,要求研究對眾多貿易夥伴加徵「對等關稅」。除此之外,他還在白宮記者會上談及多方面的話題...

和川普政府低調過招!輝達去年就開始布局 傳本周悄悄延攬川普關係戶

紐約時報報導,有別於其他矽谷大企業,輝達與微軟以相對低調、避開鎂光燈的方式應對新川普政府。這並不代表兩家公司毫無作為,比...

如何讓川普想「併吞」台灣?美學者古舉倫半玩笑建議這2招 點名高雄

美國霍夫斯特拉大學(Hofstra University)法學教授古舉倫(Julian Ku)8日在社群平台X發文,建議...

川普又簽行政命令!制裁國際刑事法院 控非法調查美國和以色列

美國總統川普6日再簽署行政命令,制裁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 ICC),...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