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仁勳新髮型亮相 直呼「台中夜市太多人、下次再去」

快訊/採實名制!張學友台灣開唱12場 搶票時間、地點曝光

四接環評今對決 謝國樑現身籲最高標準把關:確保市民安全

拜登辯論糟…紐時及華爾街日報看衰 皆報導民主黨想換人

拜登。 法新社
拜登。 法新社

美國2024年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落幕,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不約而同報導,總統拜登的表現在民主黨人士中引發恐慌,並促使他們再次開始討論是否應該提名拜登角逐總統大位。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以「換人?拜登災難級辯論表現引發民主黨恐慌」為題報導,在90分鐘的辯論中,聲音沙啞的拜登(Joe Biden)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論述,難以抗衡謊話連篇卻口齒伶俐的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報導提到,這讓人懷疑現任總統拜登,是否有能力於大選前4個月進行激烈的競選活動。

81歲的拜登沒有消除大家對他年齡的疑慮,反而讓這一點成為各界在意的核心問題。

幾個月來一直為總統辯護的民主黨人士,包括拜登政府的成員,在辯論開始幾分鐘內就瘋狂通電話和傳簡訊,因為很明顯,拜登並沒有處於最佳狀態。

一些人於社群媒體上對拜登的糟糕狀況表示震驚,還有些人則私下討論這次辯論對民主黨代表著什麼,以及說服拜登讓位給更年輕的人選是否為時已晚。

一位曾公開堅定支持拜登的資深民主黨幕僚說道:「拜登將面臨越來越多要求他讓位的呼聲。民主黨人對他有著深厚的感情,現在這感情已經乾涸。」

這位民主黨人士還說:「政黨的存在就是為了獲勝…那個和川普同台的人不可能贏。對川普的恐懼壓過了對拜登的批評。現在,同樣的恐懼將助長要求他讓位的呼聲。」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則以「拜登首場總統辯論表現不佳,民主黨人私下討論更換候選人」為題報導,其中提到幾個月來,許多民主黨人士都認為拜登適合連任總統。

但這場辯論結束後,一些民主黨的策略顧問、捐款者等人士表示,他們對拜登辯論表現感到震驚,並稱拜登的表現引起有人私下討論另尋人選取代他角逐總統。但他們也承認,拜登退選的可能性依然很小。

拜登的一名支持者指出,觀看辯論時,他不得不多次關掉電視。另一位支持者則說,拜登的表現甚至讓78歲的川普看起來像政治家。部分人士還擔憂拜登的表現會影響競選募款,川普正準備把拜登的籌款優勢一掃而空。

面對各界對於辯論表現的擔憂以及要求退選的呼聲,拜登都不予理會。辯論結束後,他前往用餐時告訴記者:「我認為我們做得很好。」拜登還說:「很難和一個騙子辯論。」他指的是川普。

加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多次被問到是否會考慮取代拜登代表民主黨競選總統,他認為民主黨不應更換人選。紐松指出:「我們的提名人是拜登,我期待於11月投票給他。」

紐松接受採訪時表示:「總不能因為他的一次表現而背棄他。什麼樣的政黨會這麼做?」

川普 拜登 美國大選

延伸閱讀

「川普未贏拜登卻輸」美大選首場辯論落幕 各界反應一次看

多休息會更好?拜登辯論表現不佳 盟友怨團隊讓他「過度練習」

民主黨驚慌未歇 拜登如何挺過「災難」?外媒整理拜川辯論關鍵時刻

「川普扯謊但至少能聽懂」美盟邦向拜登皺眉頭 對拜川辯論看法曝光

相關新聞

路透評論員:台灣局勢在川普就職前升溫 北京秀武力迫新政府退縮

路透全球國防專欄評論員艾普斯(Peter Apps)分析,儘管俄烏局勢在川普當選後逐漸升級,中東地區還有以色列與伊朗的對...

影╱拜登發表告別演說!劈頭將加薩停火歸功自己 籲川普勿濫用權力

美國總統拜登於美東時間15日晚間8時(台灣時間16日上午9時)發表卸任演說,開頭即把以色列與哈瑪斯達成停火協議歸功於自己...

針對AI晶片頒新規!美國限制晶片進出口 台灣不在受限名單上

美國拜登政府13日宣布針對半導體業者生產的先進人工智慧(AI)晶片,實施全面性出口管制,不過台灣未被放入受限名單。

川普稱正安排與普亭會面 克里姆林宮:等他上任再說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9日表示,正安排與俄羅斯總統普亭會面,但尚未透露具體時間。

習近平不去川普就職典禮?FT:將派高階特使出席 可能人選曝光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將於20日宣誓就職,已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等元首出席,不過專家大多認為習近平不會去。金融時報引述消息報...

要川普別覬覦了!丹麥:格陵蘭島可能獨立但不會成美國第51州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揚言不排除以軍事或經濟脅迫手段取得巴拿馬運河及格陵蘭的控制權後,丹麥外交大臣拉斯穆森(Lars Lokk...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