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鍋上的螞蟻!暫緩上市 馬雲惹火上身

螞蟻集團原定於11月5日在滬港兩地同步掛牌上市,但誰也沒想到,10月2日在四個金融監管機構約談馬雲等螞蟻高層後,上交所10月3日晚間宣布暫緩螞蟻集團在科創板上市,隨後港交所也公告,暫緩螞蟻集團H股上市。
騰訊財經報導,為了這個全球最大IPO,螞蟻已準備很久,從8月25日公布招股文件、9月18日閃電過會、10月26日公布發行價,再至10月29日A股火熱打新(新股申購),螞蟻IPO的每一步都走出了「加速度」。
鳳凰網財經報導,一名私募資深投資人士表示,這代表螞蟻集團的招股書可能要重寫,另一方面由於「網路小貸辦法」等監管政策,螞蟻估值體系可能要變,這代表螞蟻可能要重新定價。
外界認為螞蟻暫緩上市,與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10月24日,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的演講,尖銳批評大陸金融監管問題而惹火上身有關。
不過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局長郭武平發文表示,從消費者服務角度看,金融科技公司的「花唄」「白條」「任性付」等產品,內核與銀行發行的信用卡沒有本質差別,也具有信用供給和分期付款的功能,消費者支付的利息與費用是盈利主要來源;再如「借唄」「金條」「微粒貸」等產品,與銀行提供的小額貸款無本質差別。
郭武平指出,對於金融科技公司的消費者權益保護,目前缺乏明確規則和要求,出現監管套利行為,與持牌金融機構形成不當競爭,最終難以有效保障金融消費者權益。
郭武平還提到,金融科技公司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亂象更加值得高度關注,與持牌金融機構相比,金融科技公司更加依賴購物、交易、物流等行為數據,更多依據借款人的消費和還款意願,缺乏對還款能力的有效評估,往往形成過度授信,與場景誘導共同刺激超前消費,使得一些低收入人群和年輕人深陷債務陷阱,最終損害消費者權益,甚至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危害。
在收費方面,金融科技公司缺乏統一標準,一般高於持牌金融機構。例如「花唄」與銀行信用卡業務基本相同,但分期手續費高於銀行,與其普惠金融理念不符,實際上是「普而不惠」。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