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何如芸19年豪門淚 悲吐婚失敗:生完2兒沒和尪睡過

拳擊世錦賽/性別檢測首度未通過 台灣名將林郁婷銅牌遭取消

劉大年/CPTPP:全球自貿協定人氣王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在二○一八年底生效以後,迄今已有英國、中國大陸、台灣、厄瓜多、哥斯大黎加及烏拉圭等六國申請加入,無疑是全世界最具吸引力的自由貿易協定(FTA)。

CPTPP雖然標準相當高,各國仍競相加入。主要是因為加入CPTPP雖然需開放市場及改革經貿體制,但有其他成員市場開放之利。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發生質變,美國不再追求市場開放態樣的FTA,其他大型FTA也不易加入下,CPTPP自然成為許多國家的首選。

以最新申請的烏拉圭為例,烏拉圭為南錐共同市場成員;南錐共同市場是對外統一關稅的關稅同盟,禁止成員各自對外建構FTA。但烏拉圭寧願得罪巴西及阿根廷等南錐共同市場重要成員,提出申入CPTPP,引起南錐共同市場國家不滿,警告不排除對烏拉圭進行經貿制裁。

雖然CPTPP的經濟規模及貿易值不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但相較RCEP成員局限於亞太地區,CPTPP的成員遍及全球,而且還有更多國家有意加入,CPTPP影響力已在RCEP之上。

加入CPTPP並不容易,除了CPTPP標準高外,更需經過不算簡單的入會程序。首先必須在CPTPP最高權力機構執行委員會下,經由共識決成立工作小組,才能展開正式談判。只有成立工作小組,後續才可能有進展,否則只能算是原地踏步。而在工作小組完成談判後,再經由共識決成為正式成員。

以目前進展最快的英國為例,在二○二一年二月正式遞件申請,同年六月即成立工作小組。原本規畫去年底完成談判,但已經延展至今年。英國經貿體制成熟,但在CPTPP高標準下,英國也必須再擴大市場開放及深化改革,引起英國國內反彈,加入時程因而遞延。

相較於其他尚未成立工作小組的申請國家,台灣的經貿條件最符合CPTPP標準,但是在中國大陸也申入CPTPP下,台灣面臨排山倒海的政治阻力,所處環境更加嚴峻。

台灣申入CPTPP已超過一年,雖然普遍得到CPTPP各國民間及立法部門廣泛支持,卻得不到各國官方正式支持;CPTPP大多成員並未表態,甚至澳洲總理還曾公開以台灣非主權國家,反對台灣加入,CPTPP成為兩岸角力的另一戰場。

新的一年,台灣如何突破重重關卡,在紐西蘭召開的執委會,順利成立工作小組,取得CPTPP入場券,困難度很高。即使台灣可突圍,但仍需數年談判時間,所以台灣必須先做好無法加入CPTPP的因應。未來台灣若能加入CPTPP,可能需面對大陸也加入CPTPP的情境,屆時台灣如何調整對大陸歧視的經貿措施,也將是一大挑戰。

台灣申入CPTPP,考驗台灣自由化的決心,及與國際接軌的能力,也可檢視台灣與其他國家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可作為兩岸關係發展的指標,台灣最不樂見大陸無法加入,卻全力掣肘而阻擋台灣加入CPTPP,形成兩岸皆被摒除於CPTPP之外的雙輸局面。

烏拉圭 英國

延伸閱讀

台加入CPTPP受阻? 吳釗燮:按進度在走

蘇貞昌接見大橋光夫 盼日本協助台灣加入CPTPP

陳正祺:台灣經貿優先目標 推台美雙邊談判與CPTPP

英首相府:加入CPTPP可望2022年底前如預期完成協商

相關新聞

陳國樑/勞保破產後的末日景象

舊制勞保之老年給付為一次性給付;自民國九十八年施行按月領取勞保年金制度以來,基金財務壓力鍋不斷加壓。勞保年金為「給付確定...

黃耀輝/人口問題埋藏財政危機 蔡政府知否?

最近傳出不少人口方面壞消息,將對我國未來經濟、財政、社會等發展面向,產生深刻影響,值得從財政角度深入檢視問題,並提出長遠...

黃正忠/望穿秋水低碳宅

買房,多數人半輩子負債的開始;有房,多數人一輩子奮鬥的目標。其實,能有屬於自己的窩是溫暖的成就,可是並不浪漫。

黃齊元/從全球生態系看台灣出路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將透過晶片法案補貼,在二○三○年前打造兩座半導體聚落和多個先進封裝設施,避免台灣壟斷先進製程市場...

劉大年/兩會之後的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日前舉行全國政協及人大會議,即通稱的兩會,習近平正式開始國家主席第三任任期,習家軍也就位,雖然政局已底定,但卻面...

彭金隆/金融科技創新的樹木與森林

人們常用「見樹不見林」,提醒看事情要有全面性,以免掉進「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窘局。「金融監理沙盒」是我國金融科技創新重...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