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安團隊內閣還沒公布 蔡總統先說溜嘴:外長林佳龍、吳釗燮掌國安會

容易被騙3星座!金牛被熟人害、雙魚同情心氾濫、「他」自認聰明好騙TOP1

113會考社會科/國際要聞、公民時事全收錄 最新命題趨勢、模擬考古題一次看

彭金隆/綠色保險會是改變的契機嗎?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洋洋灑灑列出近廿種綠色保險(green insurance)的類型,坦白說許多綠色保單的成分,和漢堡的生菜差不多只是聊備一格。其中提到一項眼熟的產品,就是前一陣在台灣話題度頗高的「里程計價汽車保險」。其實這個號稱「開多少繳多少」的車險並不新穎,而且里程多寡是否真的能代表風險高低,在學術上也還有論辯,但自從國外十幾年前上市後就成長快速,已成為一般個人最容易買到的綠色保險商品。

你可曾想過你的保費是怎麼決定的嗎?許多人腦海閃過的,或許是一堆數字符號以及高深的精算。如果再問你,家裡的電費是怎麼算的?假設台電說他們聘一個厲害的精算師,可以根據過去全國用戶的用電資料,精算出你家未來的電費,這種以「過去決定未來,群體認定個人」的算法,你可以接受嗎?你是否覺得只要裝個電表,用多少就付多少這麼簡單的事,還要用到精算師嗎?其實保費基本上就是用這個方法估算的,而我們卻都習以為常。

用過去經驗決定未來保費看似合理,但也不見得完全站得住腳。以里程計價的綠色車險為例,因為這種保險提供車主降低用車的誘因,讓想省保費的保戶減少非必要的開車,進而減少汽油消耗達到減碳效果。這意味著如果誘因設計得好,人們改變過去的習慣是可能的,所以單純只用過去經驗決定未來費率並不全然合理。如果科技進步到讓風險高低可以像用電一樣被輕易度量,保險就可以做到「現在決定現在,未來決定未來」,不一定要用過去猜測未來。

此外,理論上最公平的保費應該是「一人一價」,風險不同保費就該不同。但基於成本與風險分散技術的考量,保險公司實務上不會逐一精確衡量保戶的風險,精算師只是把風險類似的一群人採「一群一價」的概念,根據經驗估計一個平均數向這群人收費。從保險公司來看,一群一價完全符合精算原理;但從客戶端來看,對群體中相對低風險的人就有點不公平,許多消費者或許也察覺到,這可從美國最近一項調查顯示,有百分之六十三的駕駛人願意接受以里程或駕駛行為計費的車險看出端倪。

相較之下,傳統車險的計價方式,讓少開車的人感覺被懲罰,可能引起增加開車的動機,而原本多開車的人,反正保費有人補貼,更不會改變開車習慣減少用車,其實是有點不太符合永續概念的。

綠色車險雖然市占率還很低,但開始打破保險傳統的經營邏輯,讓消費者看見保險另外一個可能。保險市場未來會如何改變很難預測,但綠色永續風潮來勢洶洶,加上公平待客趨勢下,這種被市場稱為the next big thing的險種,會不會顛覆保險的遊戲規則誰又說得準呢,況且改變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讓我想起多年前的一場演講,講者提到曾訪問一家國際知名的線上保險公司,他好奇問公司規模這麼大產品又創新,應該需要許多精算師吧?公司卻說他們靠的是及時資料,而不是精算師。

保險算是個古老的行業,許多運作的基本架構與原則,幾百年來改變不大,但科技進步與消費者認知已今非昔比,綠色車險開啟未來「電表保險」的想像空間,或許不久後保費的決定者不是精算師,而是我們自己。

保費 保險 電費

延伸閱讀

陸提前下達多筆資金 支持基層

微型電動二輪車納保強制車險明上路 3年保費1358元

外溢保單投保前 檢視三大條件

00878一年多次配息的股票有什麼好處? 他列「五點」:省補充保費

相關新聞

黃齊元/地緣政治下的備案經濟潮

世界經濟論壇今年主題是「破碎世界的合作」,反映出當前全球競合的趨勢。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出席時表示,未來五十年晶片將取代石...

詹文男/從尷尬處找尋新商機

這幾年由於政府政策的鼓勵及豐厚資金的挹注,創業蔚為風潮。但創業的前提是需要有商機,但商機在哪裡?許多專家都告訴我們,消費...

劉學龍/平均地權條例是房市靈丹或毒藥?

號稱史上最重打房手段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春節前在爭議中三讀通過,代表房地產政策的利空出盡;此猛藥一出,加上信用管制...

丁學文/2023年的中國經濟外溢效應

跨完新年,眼看春節緊隨其後。說實話,正是一個休養生息,靜心規畫來年的最好空檔。但,就是這個時刻,迅雷不及掩耳,對全世界緊...

李淳/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有效益也有挑戰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本周在台北舉行第二回合談判。這個很有意義的倡議名稱很炫、內容很硬,外界始終有霧裡看花之感。如何化模糊...

黃齊元/台灣需要新的全球化論述

當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宣稱全球化已死,走向世界卻成為台灣企業最重要的課題。當今全球化已超越企業層次,成為世界各國政治角力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