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金管會宣布新壽處分案 新光金董座陳淮舟、新壽董座魏寶生遭減薪

爆料開刀房護理師長期偷拍還搓揉病患 他具名檢舉先遭法辦

稱魔法對抗魔法...竹科工程師寫搶票機器人「5秒搶1張」 遭逮下場曝光

丁學文/跨國企業的風險新覺悟

對很多人來說,二○二○年的全球疫情爆發以及二○二二年的俄烏戰爭,甚至是這兩年半來的通貨膨脹,都是習慣全球化商業運作的我們,在過去難以想像的糟糕經驗。今年八月,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更進一步引發台海之間的緊張關係,政府想的是什麼我不知道,但站在企業的角度,最大的感受就是那些看似遙遠的灰犀牛地緣政治風險好像隨時可能近在咫尺:而全球疫情或是金融市場的黑天鵝,更是防不勝防的就會撲面而來,企業決策者正在面臨一個過去卅年從來沒有過的新挑戰。

二○○一年北京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大家異口同聲認為全球貿易可以將中國拉入自由世界的陣營,企業也逐漸習慣在一個良性循環的全球化環境中進行運營。彼時,只要做好純粹的經濟考量,在最具商業意義的地方建造好工廠或掌握供應鏈來源,其他事情都無關緊要,再大的衝突也可以在經濟優先中自然解決。

但隨著時過境遷,中國崛起讓安全考量再次壓倒了經濟利益。西方政府開始相信沒有什麼比建立自己的供應鏈更為重要,供應鏈的韌性一下子反轉取代了Made in Time的精實生產。企業界在全球化可以持續的假設下投入的大量資金,在低估了政府思維的反轉中紛紛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窘境。

其實,早在川普對北京拿起貿易關稅的大刀開始,許多跨國企業就開始重新審視對中國的依賴。疫情更進一步促使他們重新考慮該不該改變關鍵部件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在俄羅斯攻擊烏克蘭後,西方世界的制裁更讓眾多企業面臨撤出俄羅斯的壓力,幾乎每一家跨國企業都在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中國入侵台灣,情況會如何?西方企業突然明白,台海危機同樣可能導致投資的擱淺、解凍或註銷,並讓供應鏈陷入一團混亂,而且規模可能還會大得多。因為全球百分之九十的先進晶片都來自台灣。

新南向?知易行難。許多跨國企業在過去幾年發現取代中國供應鏈何其困難。即使是看起來簡單的產品也可能涉及數百種的全球投入。跨國企業與中國的大規模「脫鉤」不但難以實現,也不可取。因為這只會推高成本,削弱企業的競爭能力。

有些事情覆水難收,發生了就很難回到原點,希望北京與美國就台灣問題找到和平的解決方案越來越難,中美對峙凸顯的就是一廂情願的危險。無論前方還有多少隻灰犀牛與黑天鵝,跨國企業仍需負重前行,但收入和利潤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和台灣的跨國企業,確實正在尋覓對沖該市場風險的方法。已經掛牌IPO的企業也開始被要求披露更多的地緣政治脆弱性。更重要的是,跨國企業董事會正惶惶不安的想方設法做好地緣政治風險的評估和應急規畫。

對企業決策者而言,就像烏克蘭和台灣的地緣政治緊張告訴我們的,所有你認為不可想像的事情不但會發生,而且很可能隨時就突然發生。

北京 疫情

延伸閱讀

法媒揭北京已派情報網 打探外國政府對攻台反應

敲定!中共二十大10月16日登場 在北京召開

美2巡洋艦穿台海 CNN:北京低調不想升高情勢

華府智庫:美企悲觀情緒創新高 投資中國態度觀望

相關新聞

黃齊元/地緣政治下的備案經濟潮

世界經濟論壇今年主題是「破碎世界的合作」,反映出當前全球競合的趨勢。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出席時表示,未來五十年晶片將取代石...

詹文男/從尷尬處找尋新商機

這幾年由於政府政策的鼓勵及豐厚資金的挹注,創業蔚為風潮。但創業的前提是需要有商機,但商機在哪裡?許多專家都告訴我們,消費...

劉學龍/平均地權條例是房市靈丹或毒藥?

號稱史上最重打房手段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春節前在爭議中三讀通過,代表房地產政策的利空出盡;此猛藥一出,加上信用管制...

丁學文/2023年的中國經濟外溢效應

跨完新年,眼看春節緊隨其後。說實話,正是一個休養生息,靜心規畫來年的最好空檔。但,就是這個時刻,迅雷不及掩耳,對全世界緊...

李淳/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有效益也有挑戰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本周在台北舉行第二回合談判。這個很有意義的倡議名稱很炫、內容很硬,外界始終有霧裡看花之感。如何化模糊...

黃齊元/台灣需要新的全球化論述

當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宣稱全球化已死,走向世界卻成為台灣企業最重要的課題。當今全球化已超越企業層次,成為世界各國政治角力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