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86歲瓊瑤無預警宣布淡出臉書 洩真實原因網友哀號

66歲婦看病在院外遭撞亡 三總:將要求興建廠商責任

不能惹…絕對復仇三星座!天蠍不意外、獅子搞排擠、「這星座」溫柔刀同歸於盡

彭金隆/且趁閒身未老 想想退休做什麼

二○一八年一部探討日本退休困境的喜劇電影「退而不休」(終わった人),男主角岸介擁有東京大學與知名銀行的傲人學經歷,面對毫無準備的退休日,同事準備的盛大送別會以及專車接送回家的禮遇,導演戲謔的把它弄得像是生前告別式,而且岸介退休後過的完全不是大家祝福的閒逸時光,迎來的反而是價值感與存在感消失的空虛人生。不服輸的岸介雖意圖捉住已逝的風光記憶,盲目嘗試企圖填補空虛的結果,反而引發更大的人生危機。導演雖用喜劇呈現退休的困境,但對想要或即將退休的人,看完後應該都會捫心自問,退休都準備好了嗎?

一九六○年聯合國統計世界平均壽命約五十二歲,目前已經超過七十二歲,由數字上來看,現在的我們足足多出一個世代的時間要面對。也因為壽命在極短時間快速拉升,讓人們還來不及演化出應對老化生活的能力,大部分人對退休後如何定位自己,常感到不知所措。

這不是僅僅解決財務與健康問題就可以,更大的退休風險在於精神層次的存在感與價值的失去。長久以來長壽風險被窄化在財務不足風險,頂多加上健康照護風險,政府政策或社會福利的著力點也都放在這兩點上。解決這兩個風險固然重要,如何讓退休免於失去存在感與價值的恐懼才是終極目標。退休後如何找到人生價值?這方面政府、社會與企業的幫助都非常有限。

人們對退休常有過於浪漫的錯覺,一部分來自「退休」兩字的遐想,退休字義和休息、放鬆與自在高度相關,讓人感覺只要退休自然就有好日子等著。也許古人稱退休為「致事(仕)」更中性與貼切,致是歸還,事(仕)是職位,單純就是把社會給的角色還給社會。致事也好退休也罷,實際上都沒有告訴我們以後要做些什麼?或能做什麼?退休後的美好生活更不是公車,癡等是沒有用的,要靠自己及早準備。

Edward Kelly博士倡議的第三人生(Third Act),給予人們很好的思考方向。人們經過學習階段的第一人生,再從為別人而活的職場第二人生畢業後,接下來才是真正迎接為自己而活第三人生。但現行的退休制度或保險,不會也無力幫你創造第三人生,退休不是只以有錢與健康身體為目標,最重要是活著要有意義,要有被人需要的價值,而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退休能終日遊山玩水固然可羨,但缺乏活著的意義與目的終究還是空洞,因此為自己創造一個永遠「不會被退休」的第三人生角色至關重要。我有位熱情又會玩的好友,他說在金融業退休後要當個自創的「歡遊快樂長」定期帶朋友去遊歷玩耍,能自樂又可娛人,且能當多久就多久,我已經在期待參團了。

退休的英文Retire有一說源於法語Retirer,也有人認為與Retreat同源,有撤退到安全地方或從職場上撤回來的意思。但從趣味角度看,把Retire拆開的後半是tire,意思是「疲勞」也是「輪胎」。退休後沒有妥善安排,退休也許會變成再勞累(Re-tire)循環;如果充分準備,退休如重裝新輪胎,意味有全新第三人生的可能。不禁想到起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中「且趁閒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的心境。想想退休年紀雖大了些,但若無羈絆,趁身體還行不妨勇敢做自己,有些疏狂又如何。

職場 退休

延伸閱讀

裴洛西證實兒子隨行出訪 純陪同無關商業

傳「亞洲飛人」蘇炳添為蘇東坡後代 網友質疑:他可能是最後一個知道

國內一日遊不得強迫推銷 未經同意兜售土產最重罰50萬

28歲腸癌患者抗癌5年至盡頭 生前告別式「向我愛的人好好說再見」

相關新聞

黃齊元/地緣政治下的備案經濟潮

世界經濟論壇今年主題是「破碎世界的合作」,反映出當前全球競合的趨勢。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出席時表示,未來五十年晶片將取代石...

詹文男/從尷尬處找尋新商機

這幾年由於政府政策的鼓勵及豐厚資金的挹注,創業蔚為風潮。但創業的前提是需要有商機,但商機在哪裡?許多專家都告訴我們,消費...

劉學龍/平均地權條例是房市靈丹或毒藥?

號稱史上最重打房手段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春節前在爭議中三讀通過,代表房地產政策的利空出盡;此猛藥一出,加上信用管制...

丁學文/2023年的中國經濟外溢效應

跨完新年,眼看春節緊隨其後。說實話,正是一個休養生息,靜心規畫來年的最好空檔。但,就是這個時刻,迅雷不及掩耳,對全世界緊...

李淳/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 有效益也有挑戰

台美廿一世紀貿易倡議本周在台北舉行第二回合談判。這個很有意義的倡議名稱很炫、內容很硬,外界始終有霧裡看花之感。如何化模糊...

黃齊元/台灣需要新的全球化論述

當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宣稱全球化已死,走向世界卻成為台灣企業最重要的課題。當今全球化已超越企業層次,成為世界各國政治角力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