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澳洲港男染Delta變種毒 專家:港或有隱形傳播鏈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出現暗湧,雖然昨日只錄得一宗輸入確診個案,連續30天無本地個案,但一名52歲男子上月前赴澳洲後確診,更驗出帶有Delta病毒,疑屬香港輸出個案,港府遂於昨晚圍封患者離港前居所中美樓。有專家直言,香港社區可能有隱形傳播鏈,不宜大幅度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有專家則表示,香港疫苗接種率偏低,如夾硬放寬防疫措施或會出大事。
文匯報報導,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昨日公布,新增一宗輸入確診個案,初步確診個案少於5宗。該確診個案來自希臘,5日抵港,在機場接受病毒檢測呈陽性,帶有N501Y變種病毒;他今年1月14日及2月8日在丹麥接種過兩劑新冠疫苗,但未知疫苗種類。
一名52歲男子赴澳洲後確診,並驗出帶有Delta病毒,疑屬香港輸出個案。衛生防護中心表示,昨日接獲澳洲衛生部門通報,該患者於上月26日晚上乘搭TR981航班離港經新加坡轉機,於當地逗留數小時後於翌日前往墨爾本。
該名男子於上月24日出發前的檢測結果呈陰性,其後於上月29日的病毒檢測為陽性,沒有病徵。
由於患者離港前居於大角咀中美樓,及在葵涌九龍貿易中心1座21樓工作。為審慎起見,港府昨晚7時圍封中美樓,居於該大廈的所有住客要接受封區檢測,並須於該確診個案公布當日起計的第三日、第七日、第十二日及第十九日進行強制檢測。
據報導,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表示,比較香港、新加坡、澳洲三地疫情,患者在香港染疫的可能性較在新加坡、墨爾本機場中招的可能性為低,但也不能排除香港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
港府昨晚公布,大部分防疫措施將延長多兩星期至7月21日。其中,食肆營業限制維持不變;電影院、表演場所、公眾溜冰場、體育處所及泳池的觀眾席則獲放寬,座位數目可增至85%,但同一行座椅中不可有連續超過6張座椅被占用。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要改變防疫政策,需要較高的接種率,香港未有條件跟隨,而香港如夾硬改變防疫政策或會出大事。
另據明報報導,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目前未能判斷澳洲確診男子的感染源頭,需盡快向當地索取病毒基因排序作分析。他又說,不排除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如未能釐清抵達英國及澳洲確診的4宗個案,相信內地及澳門未必肯與香港通關。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