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現場/自主學習…找出「我要學什麼」
一○八課綱強調自主學習,不只對高中生來說很困難,不少大學生也不會。台師大等多所大學擬將每學期十八周縮短為十六周,鼓勵學生運用剩餘兩周自主學習,有教師直言不少學生不懂自主學習。台師大教務處指出,自主學習不等於放任學生自己學,校方將透過「大學入門」通識課等配套來養成自主學習力。
高中新課綱每周新增兩到三小時的「彈性學習時間」,鼓勵學生完成自主學習計畫,盼提早養成自主學習力,不過執行上仍有諸多困難。
有雜誌日前調查全國高一生發現,五成五學生自認自主學習目標不明確,另有四成四表示「還不確定未來想就讀科系,不知如何對應」。高中教師分析,台灣學生太害怕失敗,自主學習反成壓力。
台北市復興高中校長劉桂光指出,自主學習目的是從失敗經驗中學習,改善自己自主學習計畫。當學生養成這些能力,之後更有機會成為終身學習者。
板橋高中校長賴春錦也說,有些自主計畫難以實踐,不過計畫本來就趕不上變化,失敗的經驗也很寶貴,可作為下次計畫的調整依據。
台師大副教務長胡衍南表示,自主學習能力是終身學習的必備條件之一,各級學校學生都在摸索。教務處透過「大學入門」通識課,引導學生自我規畫藍圖,另教校內教師錄製影音,由學校提供場地、設備,鼓勵教學多樣化,助學生課後學習。也會增加學生在學業上的個別諮詢時間,落實課業輔導。
台大也開重視自主學習的「大一新生專題」,曾開這門課的台大光電所教授曾雪峰說,課程旨在培養軟實力,每年出的作業不盡相同,其中一項作業要學生回家和媽媽學一道菜,過程中只能說「是」和「為什麼」,目的是排除學生考上第一志願就漠視父母的「台大傲氣」,讓修課學生印象深刻。
推動一○八課綱自主學習的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與教學中心副研究員洪詠善說,新課綱核心要提升學習動機,自學感興趣的事物,能啟發動機。自主學習最終目標是讓學生主動說出「我要學什麼」。建議教師在自主學習中扮演支持引導角色,但不必過度介入。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