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偏鄉生建置學習歷程優勢 大學師:能說在地故事

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跟著108課綱上路,未來要占個人申請分數至少兩成。前科技部長陳良基昨天在個人臉書粉絲專頁「陳良基的創新筆記」分享,他近日走訪鄉下地區,發現很多家長擔憂學習歷程檔案,有人直言「學生現在根本是忙著做表面資料,而不是忙著學習!」此制恐讓偏鄉再也養不出下一個部長。
大學招聯會今舉行記者會,公開大學端審查學習歷程的「3重2不」原則,也談到偏鄉生建置學習歷程檔案的優勢。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說,以屏東的潮州高中為例,學生反而透過個人申請升學較有利,如果只看成績,很難和都會區前幾志願的學生比較。
靜宜大學教務長鄭志文分析,城市學生常說出主流的生命故事,偏鄉學校可給學生更多機會,讓他們挖掘在地的事情,一定會和都會生很不同。台灣大學副教務長詹魁元說,台大也有在和偏鄉學校溝通,他認為偏鄉若和在地產生更多連結,反而有發揮的機會。
外界另指出偏鄉學校能開的課程較少,朱俊彰表示,教育部推動高中均質化等計畫,建置45個適性學習社區,促教育資源均等。中央大學教務處招生組長周弘偉說,件數從來都不是大學的審查重點,偏鄉生不會因資料量太少而吃虧。
▌延伸推薦:
新世代教育轉捩點 108課綱學生Yes or No?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