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上傳學習歷程 自學生霧煞煞
【110學測】
適用一○八課綱的高中生都要上傳學習歷程檔案並經教師認證,不過自主學習促進會說,一○八學年自學生逾八千人,但高中實驗學校不多,許多人在家自學,得由家長認證學習歷程檔案,且新課綱制度繁複,自學生較難接觸相關資訊,常出現「一定要上傳嗎?」、「上傳多少件才夠?」疑惑,盼政府加強宣導。
自主學習促進會常務理事蔡伊婷指出,和一般生相比,自學生要花更多時間自行認識何謂學習歷程檔案,也須自己摸索學習歷程資料庫的使用介面。若不找家長擔任認證者,也要自行和高中討論,請校內教師擔任指導與認證者。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中央政府建置的學習歷程資料庫有兩個,分別是一般生的學習歷程學校平台,和學習歷程實驗教育平台,後者專給實驗學校生和自學生使用。
在上傳項目和件數方面,國教署說明,一般生和自學生的上傳規範相同,包含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和多元表現等四類,每年可勾選至多六件學習成果,及至多十件多元表現作品上傳到中央資料庫。已針對高中實驗教育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作業要點製作簡報宣導,同時也告知實驗教育辦理者和學生相關訊息,以利了解新制度。
教育部也說,國教署本月會辦理全國高中實驗教育學生學習歷程填報平台說明會,邀實驗教育辦理者、教師、學生、各縣市教育局承辦實驗教育業務的人員參加。
對於自學生不像一般生能找教師認證學習作品,國教署說,自學生若沒建置學習歷程檔案,但要申請國內大學,仍可比照現行備審資料制度,自製作品集PDF檔並上傳。
不過有台北市高中主管反映,曾接到自學生主動爭取校內教師認證作品,校方在自學生通過申請後,安排指導教師定期與學生互動並討論作品,最後給予認證。教育部則強調,按學習歷程檔案作業要點,學生作品只能由他們的授課教師擔任認證者。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