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上傳系統 師批「落漆」

教育部規定各高中要上傳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到政府資料庫,立委林奕華昨天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出,許多課的課程代碼出錯,檔案容量超過了限制還能上傳,狀況百出。但教育部長潘文忠卻說「不了解課程代碼,不可思議」,遭到教師批評「不可思議的狀況外」,不滿教育部系統爛還嫌老師不會用。
知情人士私下透露,學生學習歷程要按所修課程代碼上傳,但各校自編代碼後,才發現與中央系統代碼不符,建教班等特殊班別尤其容易出錯。教育部國教署統計,目前錯誤案件至少一五二二件。
教師們還說,過程中常遇到系統故障,要報修等待。最近又在上傳資料後,發現與中央的課程代碼對不起來,直批系統很「落漆」。
不僅如此,國教署長彭富源昨稱,截至目前上傳有誤件數為一五二二件,但「只剩兩件錯誤在處理,其他都已處理完」,也遭一名教師批評是謊言,「光我手上就有兩件在報修」。
至於立委指學習歷程「檔案容量超過限制還能上傳」,知情人士分析,當時先建置好系統,國教署才提供容量規範,部分地區系統未跟著調整。
依照規定,一件文件至多2MB,不壓縮的話就是一頁黑白A4檔案;一件影音至多5MB,相當於一首歌、十秒內的影片。但教師指出,學生的影音作品很難低於十秒,尤其是想報考藝術、音樂、傳播領域的學生,無法完整呈現作品。彭富源上周承諾聽取各縣市意見,放寬上傳容量。
至於學習歷程上傳手續為何如此繁多?彭富源說,按我國資安規範,各學校屬D級單位,只能使用而不能管理學習歷程系統。國教署近日將成立中央諮詢專線,解決各縣市教育局處和教師上傳檔案的疑難雜症。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