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綱/如何視學生的需要「創新教學」? 挑戰線上課程遊戲化

用善意的心情去理解別人的話,會讓世界單純美好容易——《神隱少女》
創新教學是站在學生的需要,為其量身訂做的翻轉課程。學生大多不喜歡閱讀白話長文與文言文。或許,遊戲化教學有機會拉近「他們」的距離。
因此,這次接受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的線上課程邀約,準備四套遊戲化課程與新加坡的專業優質的語文教師們進行共學與研討。
我喜歡接受嶄新任務,總把自己歸零重新學習,因為不懂而學會謙卑,因為未知而步步為營。持續走在自己相信閱讀的路上,猶如神隱少女提到的: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幸福。遊戲化教學常用於實體課堂,這次要挑戰的是以線上課程的方式進行分享。
隨著數位科技時代來臨,桌遊、密室逃脫遊戲興起,以「遊戲化」概念為主的教學有以下四類:紙本牌卡(桌遊)、數位桌遊、實境密室、虛擬密室四種。
卡牌游戲在文本閱讀理解中的運用,是透過「遊戲」的方式,將學習學科知識與任務串聯起來,激發學生好奇探索力,進而產生學習興趣,學習效果自然提高。一如法國社會學家羅傑·凱洛斯《遊戲與人》(Les jeux et les hommes)提到——遊戲是有以下特性的活動:
1.有趣:遊戲有可以使人輕鬆的特性。
2.獨立:有特殊的地點及時間。
3.不確定:活動的結果無法預知。
4.無生產性:參與者無法得到實質上的報酬。
5.受規則的約束:遊戲有其規則,和一般日常生活的有所不同。
6.虛擬:參與者知道這和現實不同。
在研發遊戲化課程的歷程,服膺於台科大侯惠澤教授對於遊戲化教學核心價值的啟發:透過遊戲化課程設計貼近生活情境的學習,產出素養的特色課程。而遊戲動機是最基礎也是最具操作性的價值,將遊戲應用到學科學習中,自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與學習熱情。
課程的啟航:
一、首先透過以書會友的方式,從每個人30秒到一分鐘的自我介紹,擷取重要訊息,再從30本書(15類)中,選擇最適合的兩本,送給本班兩位學員,當見面禮,由於是線上課程,送書的夥伴要根據學員牌卡訊息與自我介紹,在電腦的訊息框,留下一段文字說明自己送書給對方的理由。
藉由牌卡體驗,將不同區段的閱讀理解策略化繁為簡,透過遊戲化體驗課程的學習遷移,期待學生未來進行長文閱讀,能夠利用摘要(圈選關鍵詞)策略,進行因果排列、假設與條件的配搭,推論出正確的文本結論。
二、藉由閱讀課程教學素養冰山理論,進行記敘文白話文〈屋頂〉與文言文〈木蘭詩〉文白對讀的教學設計,奠基閱讀素養及認知設計的遊戲化教學課程,希冀語文教學與遊戲化結合後,能提供給其他語文同好遊戲化課程設計共學的基礎,找到閱讀素養與遊戲化教學的課程設計切入點。
課程的續航:
從實體到虛擬——牌卡課程教學的四個歷程:
一、踏跡理事件:協助學生透過牌卡體驗,爬梳文本重要事件。
1.領取⁄打開「踏跡單」文件
2.領取⁄打開「事件文字卡」與「事件圖片卡」
3.根據提示,將牌卡依序排入「踏跡單」中,透過「故事梯圖」完成文本踏跡
4.公布計分方式:一致性、完整性、獨特性
5.組長彙整組員答案,完成一份「踏跡單」,並拍照上傳大團留言區。
6.檢核答對牌卡數,並進行錯誤牌卡的知識點確認。
二、理解操作模式,就進入屋頂踏跡單分組共學討論。
1.學員分為四組
2.每組選出組長一人
3.每人可選擇一個段落,排出此段事件卡順序
4.組長依序帶著大家討論各段落排出的事件卡事件卡是否正確
5.分組討論老師會輪流進討論室協助討論
6.如果學員能在老師給予的事件文字卡或是圖片卡的基礎上,有邏輯、脈絡、創意地加入適當文字卡、圖片卡者,依照正確度給予分數獎勵。
三、覆核答案並給予知識技能點的補充
公布踏跡單的正確排列,進行各組解說與覆核
尋魂辨細節:
一、尋魂單協助學生透過牌卡體驗,爬梳文本人、時、地、物重要細節與連結。
1.領取「尋魂單」
2.領取「時間卡」、「人物卡」、「地點卡」與「物件卡」
3. 組長分配工作,每人負責一類牌卡,根據提示,將牌卡排入「尋魂單」中,個人完成後,於組內分享,修正調整,完成「文本5W分析表」
4.公布計分方式:一致性、完整性、獨特性
5.組長彙整組員答案,完成一份「踏跡單」,並拍照上傳大團留言區。
6.檢核答對牌卡數,並進行錯誤牌卡的知識點確認。
二、理解操作模式,就進入屋頂踏跡單分組共學討論。
1.學員分為四組
2.每組選出組長一人
3.每人可選擇時間卡、人物卡、地點卡、物件卡,排出文本細節的摹寫關鍵
4.組長依序帶著大家討論文本細節分析表,排出的時間卡、人物卡、地點卡、物件卡是否正確
5.如果學員能在老師給予的時間卡、人物卡、地點卡、物件卡,再透過「萬用卡」,提供學生利用觀察力與想像力,進行文本內重要細節與訊息的擴散思維訓練。
6.分組討論老師會輪流進討論室協助討論
三、覆核答案並給予知識技能點的補充
公布尋魂單的正確排列,進行各組解說與覆核
課程的歸航:
1.讀寫修煉單:完成牌卡體驗之後,依照PISA出題的形式,進行學習單填答,進行後設認知。
二、課堂總結式
1. 透過牌卡,學習順敘、倒敘、插敘、補敘等敘寫方式。
2. 透過牌卡,指導人、事、時、地、物的細部描寫與文學美感的呈現。
3.進行學習評量
診斷性:課前利用Quizizz系統檢測學生閱讀理解—擷取訊息能力。
形成性:分組卡簡單遊戲化模組。
總結性:學習單評量、口說及寫作。
4.學生困難分析:於課程進行之後,進行認知技能態度指標的分析。
課程總結:遊戲化教學帶來的效益是:能讓學習變得不一樣,但是切記:遊戲化學習的本質仍是學習而非遊戲。設計者透過遊戲的不確定性,激發學習動機,良好的遊戲化學習設計,因為探索體驗,能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引燃學習熱情。從遊戲化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企圖心,遊戲化讓課堂學習變得有趣,降低學生學習的恐懼,進而突破自身知能的門檻。
閱讀馨語:
不要忘記在你下雨為你撐傘的人;不要忘記給你機會發光發熱的人。
不要忘記對你說實話給包容的人;
不要忘記曾陪著你越過低谷的人。
謹記錄四堂課中的其中一堂課程:卡牌游戲在記叙文閱讀理解中的運用,以屋頂為例,與所有同好進行交流與學習。認真研發課程背後,盡力推廣愛之閱讀,是心滿意足的自我實現!謝謝新加坡的語文老師們,給予自己與夥伴展浩一個學習機會。一個多月來,總是思索在課前、課中、課後,卡牌教學的時機,以不同形式的教學操作,激盪不同的互動與反饋。
選擇走在人煙罕至的路上,偶爾有些孤單,有些惆悵,但是,用心實現自己的夢想,卻是如此重要的言教與身教。每次都拚命教學生不要放棄,深為大人的我也不願意輸給自己的惰懶。生命總會給自己提燈的燦光,而美好總會在你需要時降臨。四次海外的線上課程結束了,謝謝新加坡老師的即時回饋,接近9成5以上老師給出滿意,和非常滿意的課程的反饋單,有些建議十分地真誠與善解,期待未來線上閱讀教學課程,更接近現場語文教學者的需要!
1.課程設計脈絡圖
2.課程主講人宋怡慧老師
3.課程協作老師溫展浩老師
4.新加坡老師展示人物卡與心情卡的配搭
5.新加坡老師展示議論文組織圖的分享
6.新加坡老師利用梗圖與故事梯進行牌卡故事五梯的實作分享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