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封城抗疫?拜登陷兩難…就怕加劇民意分裂

總統當選人拜登正面臨一個完全不同於其他新上任總統的兩難決定:是否應全國封鎖抗疫,以終結正在肆虐的疫情大流行。拜登目前寧可避談此決定,只不斷公開呼籲國人戴口罩,勿以政治意識眼光看待新冠病毒威脅。但他本周宣布成立的新冠疫情顧問委員會,卻無可避免地為此進行了激烈辯論。
委員會成員、流行病學專家歐斯特宏(Michael Osterholm)一度建議全美封城四到六周,並提供受疫情影響的國人經濟援助,但此說遭其他兩名成員反對,指廣泛封城不該列入考慮。
擔任拜登疫情諮詢委員會共同主席穆西(Vivek Murthy)向媒體表示,他們正依不同地區的疫情嚴重程度來考量和調整一系列限制措施。另一位委員會成員,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傳染病專家格蘭德(Celine Grounder)則說:「我們團體的共識其實是:我們需要更細緻作法;更有針對性地在不同地點達成特定目標。」
拜登競選時曾警告,確診案不斷增加,美國將迎來「疫情黑暗之冬」。明年1月就職後,拜登迎戰新冠病毒,必須審慎面對敏感的封城議題。畢竟,總統幾乎不可能獨自行使權力,拜登需要州和地方官員跨黨派支持;封城議題很容易在政治上擦槍走火,破壞他為癒合國家分裂所做出的努力。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衛生安全中心資深學者阿達加(Amesh Adalja)說:「封城會造成反彈。如果人們不遵守規範,情況可能更糟;若封鎖不成,可能貶低這種作法的價值。」與此同時,川普13日公開表示,他不支持封城。川普卸任後,想必會向他的死忠支持者強調相同看法。
全美COVID-19確診案例迄今已逾1060萬例,近25萬人死亡。華盛頓大學模型預測至3月1日將有近43萬9000人死亡。在單日新增病例不斷破紀錄之際,部分州開始回復春季首次實施的限制,但大部分地區領袖有感於民眾對疫情破壞深感疲倦,行事謹慎。
拜登在競選最初曾表示,如果科學家建議封鎖全國,他會聽從建議並採取更細緻立場。但他9月份在一場里民大會上說:「沒有必要讓整個經濟停擺。」專家認為,在川普批評封鎖政策情況下,拜登避談未來的決定,是明智之舉。
至於民調則顯示,國人對封城的意願減弱了。蓋洛普調查發現,只有49%的人表示,疫情爆發情況下,他們「很可能」遵守為期一個月的居家避疫令;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不太可能」遵守這樣的命令。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