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眾量級Andy慘案!國稅局受理檢舉逃漏稅 他曝還有2大問題

大雷雨往南擴大!8縣市慎防劇烈降雨、冰雹強陣風

蔡康永談大S驟逝!錯愕「童話故事沒看到預想發展」

【年糕指南】韓國年糕:祈願富足的風土特色食材

加了牛肉、海苔絲、蛋黃絲、蛋白絲的年糕湯。 (照片提供裴樹京)
加了牛肉、海苔絲、蛋黃絲、蛋白絲的年糕湯。 (照片提供裴樹京)

文字/陳雨汝

如今韓國人吃糕,並沒有哪種糕點非得用於某種場合的嚴格規定,就是個大方向。例如之前韓國住家附近有新的教會進駐時,教友曾在社區路口分送白雪糕;或像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女主角轉任到新單位時,母親替她做艾草糕分送新同事。

壓花艾草糕。 (照片提供蘇曉芳)
壓花艾草糕。 (照片提供蘇曉芳)

米製糕點經常出現在傳統節日和喜慶時的餐桌,農曆新年自然少不了,但不同於前面提到的糕點,傳統過年常見的年糕湯(떡국)是鹹食吃法。

韓國各地的年糕湯自有當地風土特色,那些年我吃過的年糕湯大約常是標配版口味─由鯷魚乾、昆布、大蔥熬成湯底,喜歡多點海鮮味的,可以加蛤蜊入湯。年糕使用以粳米製作的長條圓柱狀白色年糕(가래떡),年糕湯「長壽無病」的吉祥意義就取自年糕綿長的形狀,年糕下鍋前要斜切成如銅錢的圓片狀,為了祈願過上富足的一年。

年糕熟透後加入少許湯用醬油,起鍋、分裝碗內。接著在年糕湯中央放置五色飾菜,通常是青蔥、青陽辣椒或櫛瓜絲、紅蘿蔔絲或紅辣椒絲、煎蛋白切絲、煎蛋黃切絲,或也有牛肉絲、海苔絲等,基本上呼應了五方色「青、赤、白、黑、黃」,視覺上頗為素雅。

假如是平日想煮一碗來飽肚子,也不需拍照上傳社群,那有韓國知名大廚白種元教的懶人年糕湯─省去湯底步驟,牛肉絲下到炒煮兩用鍋,加麻油炒八分熟後,倒水煮開便是湯底。最後也不必煎蛋黃、蛋白切絲,直接一顆蛋下去攪成蛋花年糕湯,隨喜好撒點青蔥或海苔,美味其實並不減分。

在韓國,初一早上完成祭祖儀式後,家人聚在一起吃年糕湯,既是團圓,也是農業社會延續下來、食糧無缺的象徵。不過,年糕湯對於要低醣減碳水的人而言可能是恐怖的象徵。

在各式年糕中,長條年糕是最扎實的。粳米米粉先蒸過(就是白雪糕的原型),再送進機器攪拌,在熱水中擠壓出長長的條狀。最常見的點心吃法是火烤後沾蜂蜜,而細瘦版的長條年糕就是臺灣人也很熟悉的辣炒年糕。雖然看似無奇,辣炒年糕卻是韓國人心中歷久不衰的療癒食物,學生下課後經常會在學校周圍的攤車點一份紙杯裝的辣炒年糕,香甜熱辣,撫慰辛勞的腦細胞。其療癒程度,從幾年前的暢銷書《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這樣的書名,也能感受一二吧。

作者 陳雨汝

《做書的人》作者,曾旅居韓國多年。寫過旅遊書和語言學習書。也是韓語老師與韓中譯者,翻譯過小說、漫畫、影劇字幕以及無數文件。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鄉間小路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鄉間小路粉專》。

※本文由鄉間小路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各省年飯比一比 浙江「年糕泡飯」被質疑:能吃嗎?

韓國人為什麼愛來台南?他們迷上這些「又老又舊」的台灣景點

3個韓國圍巾品牌推薦!張員瑛千金蕾絲Rolarola、Karina同款克萊因藍寒流前快收!

影/屏縣老翁吃年糕噎到昏迷 消防急救援送醫

相關新聞

【鄉間食堂】林貞粿行:一攤粿車載幾代人的熱鬧

粿與糕,總帶有年節豐收的象徵。臘月午後的冷風中,臺北迪化街上飄著濃濃的當歸、藥膳味,耳邊鋼琴聲隱約,熟悉的旋律不是〈望春風〉,也非〈四季紅〉,細聽發現竟是〈夜曲〉,但不是蕭邦,而是周杰倫,周董的流行曲。嶄新高樓與磚色斑駁的矮房交互錯落,提醒著日與月相推,新與舊依偎。

【鄉間食堂】四季耕讀農園:以百分百的純米糕粿敬時日

農曆年前,花蓮壽豐「四季耕讀農園」的李慶豪與劉慧芸正忙著製作期間限定的年糕(甜粿)。他們堅持糕粿必須純米製作,不單因為樸實的滋味,更有小時候與家人花上漫長時間一起磨米炊粿的回憶。不知何時開始,做粿不再是家家戶戶的過年工事,市面上賣的米製品也難再找到記憶中的口味,於是夫妻倆依循古法,用自己種的米做出簡單而純粹的傳統米食,以手工的心意款待重要的人,也敬賜予四季豐盛的土地與時日。

【年糕指南】韓國年糕:祈願富足的風土特色食材

韓國的「糕」定義上,是白米、糯米、高粱等穀物,或馬鈴薯製作的糕點。以製作方式來看,大致可分為打糕、蒸糕、煎糕、水煮糕;以功能來看,常見的有秋夕(中秋)的松餅(송편)、搬家後分送新鄰居的紅豆蒸糕(팥시루떡)、孩子出生滿一百天的白雪糕(백설기)、週歲宴或生日宴的紅豆高粱糰子(수수팥떡)、彩虹糕(무지개떡)和黃豆粉年糕(인절미)⋯⋯等。

【年糕指南】黏黏有餘香

由糯米製成的傳統臺灣年糕,又稱甜粿,寓意年年高升,是臺灣過年酬神祭祖、餐桌必備的甜點。傳統習俗中,家家戶戶會自炊年糕使用,而年糕製作也有些禁忌,如一年內家中若曾有過喪事,便不可自行製作,須由他人送禮,製作期間皆需慎言等。 除了臺灣,中國寧波年糕以蓬萊米製作,是年節祈福常見供品,口味可鹹可甜。韓國過年的年糕湯,有長壽健康的吉祥意涵。日本過年則有鏡餅,歲末年初時擺放於神壇或者玄關敬神。各式年糕傳入不同地區,歷經時間,也傳出不同作法,如加入在來米或其他米為主原料調整口感,演變成符合在地口味的美妙滋味。 本期指南先以熟悉的臺灣年糕開篇,喚回記憶深處的年糕情懷;再透過名家之筆介紹中國寧波年糕、韓國年糕與日本鏡餅,走一趟橫跨四界的「黏年」小旅行,將各地美妙的年糕滋味,一次蒐羅到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