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原生茶提煉自然韻味 啜一口芬芳 發現臺灣山茶的詩情禪意

臺灣原生山茶層次豐富,每一年都能喝到不同的風土魅力。
臺灣原生山茶層次豐富,每一年都能喝到不同的風土魅力。

【文/何宜嬨 攝影/王冠傑】

臺灣原生山茶 順應自然而生

臺灣原生山茶分布於海拔400~1,600公尺、雲霧繚繞的樹林間,最高可達20公尺,這與大眾認知中低矮的茶園景致十分不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簡稱茶改場)魚池分場助理研究員翁世豪表示,臺灣原生山茶普遍生長於大樹樹冠下方的半遮蔭處,採收期集中於春夏時節,但半日照環境使得茶菁數量不多,加上茶樹會逐年增高,若非經由人為矮化,農民終將爬上樹才能採集嫩芽。產量稀少與採收不易的特性,提高了農民產製臺灣原生山茶的生計門檻。

「臺灣其實滿適合種茶的,造山運動讓臺灣本島的丘稜跟山區土壤偏酸性,而茶的根系適合在微酸性土壤中生長,像是紅土地區。要是遇到太中性的土壤,茶的根反倒張不開。」影響茶風味的因素包含氣候、土壤與茶苗品質,野外山茶來自於異花授粉的實生苗,植株之間變異大,不同批次所採製出的滋味也不盡相同,促使臺灣山茶較難確立鮮明的口味特色,消費者評價兩極。

茶改場魚池分場助理研究員翁世豪抱著臺灣山茶,顯示它的高壯。 (圖片提供/翁世豪)
茶改場魚池分場助理研究員翁世豪抱著臺灣山茶,顯示它的高壯。 (圖片提供/翁世豪)

「臺灣原生山茶多分布在臺灣西南部,最北到南投埔里、惠蓀林場一帶,最南則是屏東三地門附近。臺東鹿野是中央山脈以東唯一發現有原生山茶生長的地方,範圍十分狹小,只長在放熱氣球後面的那一座山上。」茶改場臺東分場以臺灣原生種山茶為親本,歷經19年試驗培育,於2019年推出「臺茶24號」,藉由扦插繁殖確保植株品質穩定、風味一致,不僅產量高,抗病力與耐旱性也強,還帶有揉合菇蕈、杏仁及咖啡的獨特香氣。

翁世豪表示,臺灣山茶的栽培地域可分為3種形態,一是農牧用地,茶農對田間管理的掌握度最大,茶樹上方無其他枝葉遮蔽,日曬充足,嫩芽萌發數量多;二是林下經濟,林農在許可範圍內,可稍加修剪枝條與除草;三是原始林,不能做絲毫剪枝與施肥。基於法令限制,臺灣山茶普遍採行友善或有機種植,在病蟲害防治上,各家農戶自有對應解方。

翁世豪以最讓茶農頭疼的天牛為例,天牛會先在樹幹鑽蝕一小洞,再溜進去蛀蝕樹體。傳統做法是人工用鐵線或鉤子從洞口伸進去,把天牛勾出來;或預先包覆樹幹基部,防止天牛鑽洞產卵。「防治天牛很費工,不論是生物性防治或噴農藥,都有方法可以抑制牠,但最根本的辦法是維持茶園裡的生物多樣性,利用天牛的天敵來對付牠,例如鳥類、蜘蛛或蜥蜴等等。這聽起來很難,但對比人工抓天牛的成本,長期下來是利大於弊。」而發跡於高雄六龜的「發現‧山茶」正是實踐順應自然以激發作物生存力的山茶小農。

自由生長的原生山茶樹,高達數十尺。
自由生長的原生山茶樹,高達數十尺。

經過矮化的臺灣山茶,樹高約莫成人腰腹,便於茶農採收。
經過矮化的臺灣山茶,樹高約莫成人腰腹,便於茶農採收。

取之自然 但不掌控自然

隨著經貿與科技蓬勃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回歸環境護育的重要性,甚至以農業為始,重新建立生活與土地的連結。發現山茶創辦人李勇德與何佳薇夫妻,8年前各自結束海巡服役與服務業工作,回到高雄老家接手家族茶園。在一次次探山訪林的過程中,兩人發現原始茶樹與經過矮化的茶樹,沖泡出來的茶飲竟有不同味道,遂決定改變上一代的管理方法。

「保留植物原始的生長狀態,才能完整展現山茶的野性與生命力。我們很確定要做有機,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向我大伯承租的區域,保留了他當時種的矮化茶樹。從友善耕作開始,現在園子正處於有機轉型期。」他們既不矮化其他茶樹,也不向土壤施肥,除了偶爾手動清除茶蠶與天牛、清理遮蔽視線的藤蔓,此外並不干預茶樹間上演的物競天擇。夫妻倆合力管理面積約4甲的茶樹區域,一年只採摘1次,年產量約50臺斤。

「發現山茶」創辦人李勇德,與太太合力以自然農法護育臺灣原生山茶。
「發現山茶」創辦人李勇德,與太太合力以自然農法護育臺灣原生山茶。

臺灣原生山茶具有夾縫中求生存的逆境能耐,分毫陽光便能向上竄起,散見於海拔850公尺高的高雄新發尖山。每逢採收季,夫妻倆不爬樹,而是利用地表高低落差,彌補人與樹之間的高度差距,輪流站在地勢較高的坡面,一人把樹枝往下壓、另一人採摘嫩葉,依序由高處往低處採集頂芽,待幾天過後再採收旁芽。

李勇德笑說,看似人在照顧茶園,其實是茶樹在守護茶農。他曾數次沒踏穩腳步,從坡地滑落,卻總在千鈞一髮之際,被柔韌的茶樹枝條穩穩接住,因此安然無恙,這讓他愈發堅定投入生態茶推廣。

圖為樹齡超過30年、順應陡峭坡面生存下來的原始山茶樹。李勇德說明,此樹未經矮化,母樹與後代子株歷年來共生於同一處,增生的樹幹彼此相鄰,形成家族似的厚實依靠,是他是重視的珍寶。
圖為樹齡超過30年、順應陡峭坡面生存下來的原始山茶樹。李勇德說明,此樹未經矮化,母樹與後代子株歷年來共生於同一處,增生的樹幹彼此相鄰,形成家族似的厚實依靠,是他是重視的珍寶。

從製茶體會人生 聚焦品茗同好

臺灣原生山茶的多重風味,使它能彈性變身為紅茶、烏龍茶或綠茶。李勇德依茶菁狀況分級,將山茶製成不同茶類。「我會把原葉放入嘴裡嚼一嚼,嚼到最後,味道會從苦轉甘,甘再轉甜。如果苦澀味明顯,可以做成重醱酵的紅茶,或萎凋程度比較重的白茶,藉由高度氧化激發茶葉的甜味,帶出果香或焦香。」

喝茶不僅僅是品味時序更迭的精華,也是評點製茶師功夫的一環。李勇德坦言,過去學習製茶、摸索自家茶味特色的階段,是夫妻倆最想放棄的時候。當時國內還沒有很多人喝山茶,山茶的代工也不興盛,喝慣高山茶的消費者對山茶的接受度普遍不高。「雖然我們是二代茶農,但對製茶完全不懂,從零學起。眼看老本一直減少,收入卻沒有增加,甚至入不敷出,壓力很大。」

臺灣原生山茶的茶花(左)與葉片(右)。其葉緣呈波浪型,葉脈將葉面分隔成一塊塊微微隆起的觸感,李勇德笑說摸起來很像腹肌。
臺灣原生山茶的茶花(左)與葉片(右)。其葉緣呈波浪型,葉脈將葉面分隔成一塊塊微微隆起的觸感,李勇德笑說摸起來很像腹肌。

山茶的一心二葉,鮮摘的茶菁摸起來十分柔軟,散發著混合茉莉花與玉蘭花的淡雅清香。
山茶的一心二葉,鮮摘的茶菁摸起來十分柔軟,散發著混合茉莉花與玉蘭花的淡雅清香。

李勇德指出,返鄉青農遇到的挑戰,不外乎是經營上的突破,尤其遇上生計與理念相衝突的交叉點,該設法取得平衡,抑或抉擇其一,沒有標準答案。「人生很奇妙,當你盡一切努力還是沒起色、準備要放棄時,就會有一絲光芒從夾縫中照進來,給你繼續堅持的希望。」那一線生機,來自一位認同發現山茶理念的客人,在口耳相傳的牽線下,帶來了更多曝光機會,李勇德的心情也從驚喜、驚訝轉變為驚嚇,最終決定根據邀訪媒體的性質,適當揀選品牌露出形式。

「這3年來,我們的茶室秉持一天只接2組客人的原則,專心接待想了解山茶和品茗的客人,過濾掉只想來拍網美照的人。雖然我們規模不大,知名度也不高,但現在預約上門的客人,都是真的對生態茶有興趣的,相處起來很愉快。」茶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李勇德認為,喝茶的當下也是感受身體的時刻,透過一對一解說及引導,讓客人從飲茶體會身心交融的韻味。

製成白茶的山茶茶乾。
製成白茶的山茶茶乾。

李勇德將飲茶體悟結合禪意詩境,從茶杯注水、茶湯變化等動靜細節,引導與會者舒緩心神,感受當下。
李勇德將飲茶體悟結合禪意詩境,從茶杯注水、茶湯變化等動靜細節,引導與會者舒緩心神,感受當下。

臺灣山茶的潛力與挑戰

茶風味推陳出新,除了臺茶24號山蘊是臺灣山茶之中,唯一已固定風味的品種,其餘山林間的臺灣原生山茶並無特定味道,林農與茶農該如何評估是否投入山茶產業?翁世豪說明,臺灣原生山茶最大的優勢即是本土原生種,「適地適種是非常重要的,畢竟人定勝天跟順應自然,這兩者之間要怎麼取捨,需要根據手上資源去做考量。如果選擇後者,對農民來說比較省力,不用花很大力氣去和老天爺交戰。像今(2023)年春季乾旱,活下來的就是有順應逆境的能耐,這也是臺灣原生山茶的優勢。」

翁世豪亦點出臺灣山茶的發展限制,即全臺茶園面積日漸縮小的趨勢。以山蘊茶苗為例,勢必得等上3年長成茶樹,方可進行初次採收。「假如不擴大持有的茶園面積,加上整體農業人力萎縮,茶農不可能為了嘗試新品種,就砍掉現有那些已經能穩定採收的茶樹。」此外,臺灣擁有強大的農業育種技術,新品種的出現,也可能會壓縮原生種的生長空間。

對比往年3月中旬採收茶葉的忙碌,此時僅有少數山茶樹萌發嫩芽,李勇德推估,今年山茶產量恐會更加稀少。「雖然山茶生性耐旱,但乾燥過頭了也不好。我還記得2021年上半年大乾旱,直到5月立夏才終於能採收春茶。雖然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事,也說不準以後務農會不會順利,但至少我們的心是安定的,對於自己實施的農法有一定信念。」

當代極端氣候影響農業甚鉅,農民除了持續汲取栽培新知,也能在思索未來方向時,透過反芻初衷補充前行的動力,誠如李勇德所說:「每當心力交瘁,我就到山上除除草、喝喝茶,坐在土地上感受陽光和風的擁抱,瞬間又覺得充飽電,可以重回山下迎接挑戰。」從研究員與茶農開始的山茶旅程,將帶領更多人發現寶島原生茶的美妙。

發現山茶以「家」為營造主軸,打造簡約明亮的茶室空間,透過深度品茗解說,傳承飲茶文化中相聚相惜的哲思。
發現山茶以「家」為營造主軸,打造簡約明亮的茶室空間,透過深度品茗解說,傳承飲茶文化中相聚相惜的哲思。

※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豐年雜誌》。

※瞭解更多,歡迎前往《豐年雜誌粉專》。

※本文由豐年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南投茶農復耕只留茶樹粗枝幹 茶改場籲依雨量修剪

山區缺水阿里山春茶收成不到3成 茶農:無採工 忍痛除嫩芽

榮獲四星級的亮點茶莊 「製茶世家」養一座良山茶園

南投山區降雨助茶樹發芽 茶農盼減少災損

相關新聞

【鄉間食堂】好吃不過餃子

【鄉間食堂】好吃不過餃子

【餐桌上的產地】吃一顆美味與時共進的臺灣水餃

「人的口味會變,食材也是。」三十多歲接手「克林台包」經營的劉音岑,迄今已十二年,談起這些年大刀闊斧的營運策略,將原本地方老店改造成傳承在地文化的臺南名店,她語氣明快俐落、思路清晰的說:「百年前的天氣、環境跟現代已然不同,食材的味道也已有所變化……緊抓著『以前的味道』不放,不願適度改善、調整,這樣的店其實滿難找到未來。」與時共進,維護傳統滋味文化,更不斷嘗試追求各種現代美味可能,是克林台包逾七十年仍屹立茁壯的原因之一。

【鄉間食堂】追憶逝水餃食——臺灣水餃

各地都有自己的餃食,或許形狀不同,但都稱為水餃。臺灣早期也發展出獨具特色的水餃,採用地瓜粉做外皮,包覆蝦米、筍丁與肉末;和現代熟知的麵皮水餃形狀相似,但作法不同,我從小到大也都跟隨長輩的叫法,理所當然稱它為「水餃」。曾幾何時,我心中的水餃被改稱為「水晶餃」,儘管十餘年來我極力試圖為「臺灣水餃」正名,但水晶餃之名幾乎已取代自小熟知的水餃。無奈一道臺灣庶民古早味的水餃,正在我眼前逐漸失真,而我卻無力挽回。

【餐桌上的產地】酒肉穿腸過 農婦向前衝 吳佳玲與她的米酒孟婆湯

【餐桌上的產地】酒肉穿腸過,農婦向前衝 吳佳玲與她的米酒孟婆湯

【餐桌上的產地】一甲子的山海歲月 銅礦山的大薑軍

【餐桌上的產地】一甲子的山海歲月 銅礦山的大薑軍

【餐桌上的產地】延續傳統好滋味 黑羽番鴨養成記

【餐桌上的產地】延續傳統好滋味 黑羽番鴨養成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