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彰化累積雨量大範圍紫爆 鄭明典:可能需要周邊縣市支援防救災

任天堂Switch 2出現WiFi災情!「連線就當機」網友實測分享解法

土城家暴兇殺案張女是他診所員工 李進良發聲:會幫忙處理後事

GPT製造出「集體正確」…害矽谷銀行直接關門!容不下錯誤的市場反更加脆弱

2023年矽谷銀行倒閉事件中,超過七成新創公司曾向GPT詢問是否該提領資金,幾乎都收到「建議先領」的答案,間接加速擠兌發生。(本報資料照片)
2023年矽谷銀行倒閉事件中,超過七成新創公司曾向GPT詢問是否該提領資金,幾乎都收到「建議先領」的答案,間接加速擠兌發生。(本報資料照片)

當大家都說沒事,才會出大事!

GPT如何製造出集體正確,讓矽谷銀行直接關門?

加州,2023年3月10日早晨7:42。

矽谷銀行大樓外聚集了不尋常的人潮。咖啡還沒喝完的創業者、滑著Slack訊息的投資人、還有一臉困惑的警衛。他們有個共同的目的:提款。

沒有暴動,也沒有新聞記者蹲點拍攝,或轉播紙鈔從袋子裡飛出來的混亂畫面。只有一條看似文明、有序,實際上帶著焦慮的隊伍。他們手機裡都有一個類似的訊息:「矽谷銀行有狀況,趕快把錢領出來。」

而訊息的源頭,不是一通電話,不是一張報紙,而是「每個人手機裡的GPT應用程式」。

AI的問題不在於它會出錯 而在於它完美執行

「我只是問了AI一句:『我應該把錢領出來嗎?』」

根據一份創投圈的匿名統計,在矽谷銀行出現流動性預警訊號後,有超過72%的新創團隊使用GPT模型查詢風險建議,其中幾乎全部得到類似結論:「為了降低風險,建議先行提領部分資金。」

這些決策看來理性、妥當、無可挑剔。但問題在於大家也都這麼認為,進而做出一致的決定。這個看似沒有問題的舉動,卻使得市場的「共識風險」(consensus risk)一下子升到最高。簡單來說就是,當大家都在看同一個方向時,市場就沒有了不確定性。而沒有不確定性,就沒有流動性;沒有流動性,下一步就是閃崩。

矽谷銀行就是這樣倒的,銀門銀行也是。全球第二大虛擬資產交易所FTX倒台後,市場信心開始出現裂縫。社群開始討論、資金開始移動,但AI模型沒有反應。因為它沒學過「數位貨幣擠兌如何在Telegram群組中傳播」,所以無法預測這場崩潰。擠兌來臨時,GPT才發現帳上資金不見了,但為時已晚。

從這裡你可以發現,「在危機時刻,AI恐成為最終極的共振器,把恐慌行為無限放大;壞消息是,當前銀行家、經紀人和財富管理經理所使用的每一種交易,以及風險管理系統,幾乎都有內建的AI功能。」

本來AI的主要功能,就不是被設計來分辨恐慌與雜訊的,它的任務是:「如何完美執行人類的交辦事項。」,但判讀市場走向往往不只來自「如何正確行動」,還必須掌握投資人的情緒、信任與模糊的預期。

容不下一點「錯誤」的市場 反而更脆弱

人難免犯錯、犯蠢,很多時候隨之而來的代價,會讓我們痛苦萬分。所以我們渴望「精準」、「完美執行」。而AI恰巧相反,它沒有情緒、沒有道德,只是單純的數學,於是能完美執行任務。

但我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人類社會能長期穩定發展,正是因為我們容許某部分非理性的決策。金融市場也一樣,市場需要雜訊,就像生態系需要雜草。若執意去除這些「錯誤」,世界看起來更乾淨,反倒會變得更脆弱。

與人類不同的是,AI能模擬世界但它不會質疑世界。它只會告訴你:「這種事在資料裡很少發生,所以不太可能發生。」但市場從來不是發生機率最高的地方,真正改變歷史的,往往是我們從沒準備好的那一擊。

真正能拯救市場的 也許正是「人性的衝動」

另一個顛覆認知的故事。在1983年差點爆發核戰的那天,有一位蘇聯軍官彼得洛夫,在自動化系統偵測到美國導彈即將來襲,並建議他「立刻做出回應」後,他選擇了什麼都不做。而多虧他違反程序的決定,才讓我們活到今天。若當時有GPT且把決策權交給它,會發生什麼事?由於系統不懂「懷疑」,也沒有「直覺」,所以有極高的可能,就不會有我們了。

聽了這麼多恐怖故事後,現在該怎麼做?要戒掉AI嗎?這不是我的本意,我高度認同甚至喜愛AI對「正確」、「高效」的貢獻,但在使用AI/GPT時,請記住:當你問AI「我該怎麼做?」時,你不是唯一這樣問的人,AI給你的也不是絕對真理。擁有獨立思辨的能力、道德觀和偶而會犯錯的人性,才是阻止人類走向滅亡的關鍵。

(本文摘自感電出版《生成式金融危機:當AI接管交易,下一場全球經濟新威脅》,作者: 詹姆斯.瑞卡茲)

AI GPT 手機 矽谷銀行 風險

相關新聞

月薪39K是不是很低?年收68萬夠不夠…女網友自曝收入引爆討論

一名女網友近日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在報關行和貨運代理行業共做了18年,目前月薪3.9萬元,年收入(含獎金、年終)約68萬。她坦言疑惑,這樣的薪資「是不是很低」,也想請網友分享各自的薪水狀況,順便

每天多一倍時間!土地婆高效時間管理全公開:做到這「五件事情」

身為自詡「時間管理大師」的土地婆麗娜,近日在短影音中分享自己怎麼靠五個方法,讓原本忙亂的生活變得自律又高效,每天的時間直接多出一倍。 第一招是「四分格法」

遺產還在戶頭、水電繼續扣?律師揭銀行實務:別任意動用亡者資產

蘇家宏律師在短影音中回應網友詢問「存款一直沒有人提領,已經辦理完稅證明了,留在亡者的戶頭裡,繼續扣水電費可以嗎?」 蘇家宏指出,這屬於銀行實務的操作問題。 如果原本的銀行帳戶還沒有關掉,當然是

問「日幣換太多怎麼辦」?神回覆笑翻:送我!要不買吉伊卡哇

日圓暴跌引發換匯熱潮,不少民眾趁低點「歐印」日幣,卻也有網友開始焦慮手上的日圓用不完該怎麼辦。有PTT網友發文直問:「如果失心瘋換了一大堆日圓要怎麼辦?」立刻引來板上熱烈討論,留言五花八門。 許

日圓換匯0.19字頭真的來了!網:用「滿手日幣」見證奇蹟

日圓兌新台幣匯率今早再創新低,台灣銀行現鈔匯率一度來到0.1902,不少民眾搶在低點換匯,帶動全台各大銀行APP塞爆、討論區火熱。 網友們紛紛在PTT分享自己的換匯價,直呼「真的換到0.19了」

高層主管清楚得很但愛裝糊塗!菲女狼:基層員工反而「糊塗中清楚」

你以為他被蒙蔽?其實是揣著清裝糊塗! 前幾天聽盧希鵬老師的演講,他把組織階層講得透徹,我聽起來很有感。 高層主管:清楚中的糊塗 中階主管:清楚中的清楚 基層員工:糊塗中的清楚 簡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