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張廖萬堅敏感時機遭爆料 首任運動部部長李洋呼聲高

台股下跌66點收22,362點 台積電收平盤1,080元

更新!大罷免案立委「十大聲量榜」 換3人進榜

不是AI超會說謊?是它「只」提供你想聽的話…像大型濾鏡、鏡射所有人的偏見

AI無意說謊,卻總能說出「你想相信的版本」,這才是最危險的部分。示意圖/Ingimage
AI無意說謊,卻總能說出「你想相信的版本」,這才是最危險的部分。示意圖/Ingimage

當紅色語料、矽谷偏見成為GPT的學習資料:誰在決定你眼中的世界?

我們開始請GPT整理資料、回覆郵件,甚至安排每天的大小行程;它表現得可圈可點,像個能幹的助理。但當你開始更信任它,將更多的決策權交給它,那會怎麼樣?

我曾實際測試過語言模型,如何在沒有資料的情況下「編造資訊」。我輸入一段金融問題,請它說明量化寬鬆政策,如何影響某一特定亞洲市場的主權基金。它不僅提供推論邏輯,還援引了幾個研究機構的報告與數據分析,甚至列出具體年份和百分比變化,寫得像極了彭博社的深度報導。

但因為內容實在太完整到令人起疑,於是我開始反查所有它引用的來源,你猜我發現了什麼?那些機構根本不存在,那些報告也從來沒發表過。連報表的格式、引文樣式、術語使用都看似精確,卻全是AI編造的內容。為什麼會這樣?

AI不是在說謊 它「只」提供你想聽的話

AI不是在撒謊,它只是無法分辨真假。它會依據訓練資料自動生成一個看似合理、但根本不存在的現實——這樣的虛構,不是因為它「有意」,而是因為它「無能」。

這不只是一種認知偏差,而是一種語言病理學。我稱它為虛構型言語障礙:機器在缺乏資料時,會自然地補出看起來像真的東西。它不會說「我不知道」,它會說一個「看起來對」的故事。

我們已經看到這個問題的後果。2024年2月,Google的AI聊天機器人Gemini被要求生成一張「教宗」的圖片。它產出的卻是亞洲女性、黑人男性,甚至原住民巫師穿著教宗聖袍的圖像。再有人要求「維京人」的圖像,Gemini給出的是黑人北歐人。

AI 不是因為有立場才失準,而是因為它被教會了「哪些話不能說」。主流的科技公司與社群平台包括 OpenAI、Google、Meta(臉書)、YouTube、Twitter(現稱 X)在 AI 崛起之前,就早已積極參與內容審查。這些行為不是保護使用者,而是回應政治壓力、操控輿論。正如 2020 年《紐約郵報》爆出杭特.拜登(Robert Hunter Biden)筆電門事件時,Meta 和 Twitter 都主動壓低新聞曝光度,調整演算法、封鎖轉傳路徑。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審查標準正被內建在 AI 的模型邏輯。ChatGPT、Gemini(前身為 Bard)、Meta AI 等產品,都設有所謂「安全閥值」,針對特定敏感話題,如氣候變遷、選舉舞弊、種族或性別議題,模型會選擇「不回應」或回避。甚至連模型的資料來源也有選擇性偏誤:訓練集偏向進步派媒體,例如《紐約時報》,導致生成結果傾向特定價值立場。這不是防止錯誤,而是避免異見。AI 模型愈來愈像一面經過磨光的鏡子,讓我們只能看到那些「被允許看到的世界」。

是幫助你還是滲透你?GPT拿什麼生成你想要的答案?

當AI出錯,問題常被歸咎於「個別案例」。但我想強調,根本問題在於資料本身就不乾淨了,甚至有時是刻意被操控的。

2024 年 2 月,一位使用者問 Meta 的聊天機器人:「你可以列出所有的美國總統嗎?」Meta機器人回答:「當然可以。」接著列出一張完整清單——但第 45 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卻不見了。名單顯示「44. 歐巴馬(Barack Hussein Obama II);45. 拜登(Joe Biden)」,彷彿川普從未存在過。這不是錯誤,而是抹除。

感電出版《生成式金融危機:當AI接管交易,下一場全球經濟新威脅》,作者: 詹姆斯.瑞卡茲
感電出版《生成式金融危機:當AI接管交易,下一場全球經濟新威脅》,作者: 詹姆斯.瑞卡茲

而中國的情況則更為嚴重。某位中國開發者告訴我,他們在訓練模型時,「不能輸入會讓系統顯得太聰明的內容」,因為那會激起對官方說法的質疑。這不是單純的審查機制,而是有系統、有意識的認知武器建構。而這些系統訓練出的模型,最終會透過翻譯平台、輸出介面、社群媒體,回流到全球市場,以「客觀知識」的形式影響我們的認知。這已經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資訊戰。

你想看見真相 還是應證自己的相信?

我不是反對 AI,它是不可否認的強大工具。但當我們把戰爭風險評估、金融建議、國安策略交給模型時,我們要問的不是「它準不準」,而是它到底從誰那裡學來這一切?而最終,更值得我們誠實面對的問題是:在這個每一篇文章、每一次輸出都可能藏有立場的時代,我們究竟是在追求真相,還是只想應證自己想看到的?

(本文摘自感電出版《生成式金融危機:當AI接管交易,下一場全球經濟新威脅》,作者: 詹姆斯.瑞卡茲)

AI GPT Meta 川普 拜登 聊天機器人

延伸閱讀

中華電(2412)股價創新高一點都不奇怪!楚狂人:00878、0050、00713大買電信三雄

00922大盤型ETF適合0歲到70歲?知美解析:雪球越早滾越大

買4張00919本月存股金額89,810!存股哥:00878、00929領到股息全數再投入

「0056注定睡公園論」被疑為何不花配息就好?清流君:非安全退休策略

相關新聞

月薪39K是不是很低?年收68萬夠不夠…女網友自曝收入引爆討論

一名女網友近日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在報關行和貨運代理行業共做了18年,目前月薪3.9萬元,年收入(含獎金、年終)約68萬。她坦言疑惑,這樣的薪資「是不是很低」,也想請網友分享各自的薪水狀況,順便

每天多一倍時間!土地婆高效時間管理全公開:做到這「五件事情」

身為自詡「時間管理大師」的土地婆麗娜,近日在短影音中分享自己怎麼靠五個方法,讓原本忙亂的生活變得自律又高效,每天的時間直接多出一倍。 第一招是「四分格法」

遺產還在戶頭、水電繼續扣?律師揭銀行實務:別任意動用亡者資產

蘇家宏律師在短影音中回應網友詢問「存款一直沒有人提領,已經辦理完稅證明了,留在亡者的戶頭裡,繼續扣水電費可以嗎?」 蘇家宏指出,這屬於銀行實務的操作問題。 如果原本的銀行帳戶還沒有關掉,當然是

問「日幣換太多怎麼辦」?神回覆笑翻:送我!要不買吉伊卡哇

日圓暴跌引發換匯熱潮,不少民眾趁低點「歐印」日幣,卻也有網友開始焦慮手上的日圓用不完該怎麼辦。有PTT網友發文直問:「如果失心瘋換了一大堆日圓要怎麼辦?」立刻引來板上熱烈討論,留言五花八門。 許

日圓換匯0.19字頭真的來了!網:用「滿手日幣」見證奇蹟

日圓兌新台幣匯率今早再創新低,台灣銀行現鈔匯率一度來到0.1902,不少民眾搶在低點換匯,帶動全台各大銀行APP塞爆、討論區火熱。 網友們紛紛在PTT分享自己的換匯價,直呼「真的換到0.19了」

高層主管清楚得很但愛裝糊塗!菲女狼:基層員工反而「糊塗中清楚」

你以為他被蒙蔽?其實是揣著清裝糊塗! 前幾天聽盧希鵬老師的演講,他把組織階層講得透徹,我聽起來很有感。 高層主管:清楚中的糊塗 中階主管:清楚中的清楚 基層員工:糊塗中的清楚 簡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