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警官搶小三風紀案警界奇聞 監院、南市府踢皮球

羅時豐不忍了!踢爆張秀卿婚姻內幕「小一輪尪原本是姪女對象」

到台北開會!公車撞死部桃醫院「乳癌權威」… 斑馬線上小跑步最後身影曝

DeepMind推出「蓋圖」能完成600多種不同任務 專家:非真正的通用AI大腦

Google DeepMind。 美聯社
Google DeepMind。 美聯社

AI背後的重要思想可追溯至英國科學家圖靈(Alan Turing)。圖靈曾設想一臺能自然與人類交流、甚至讓人誤以為它也是人類的機器。圖靈提出這項挑戰幾年後,在1956年,電腦科學先驅閔斯基(Marvin Minsky)和一群學者友人,在達特茅斯學院舉辦了一場研討會,深入探討科學與工程領域最重要的議題。

他們在徒步健行、研討和飲酒交流的過程中,討論了如何開發具有類似人類特徵的機器,包含移動、觀看、玩耍、溝通、甚至是學習等能力。某種意義來說,圖靈向我們描繪了AI的可能性,而閔斯基和友人則透過那場思想碰撞和隨後在1961年發表的論文〈邁向AI的步驟〉,提出了實現此一目標的方向。

本文出自《我們與機器人的光明未來》
本文出自《我們與機器人的光明未來》
接下來數年,頂尖大學紛紛成立AI實驗室,相關研究雖然進展緩慢,但是仍穩定進行。然而,到了1980年代,AI發展陷入停滯,這段時期也就是所謂的AI寒冬。

過去十多年,AI領域已取得大幅進展。如今隨便一臺普通的智慧型手機,運算能力都遠超過1980年代廣受吹捧的克雷二號(Cray-2)超級電腦。

電腦、智慧機器和感測器的普及,推動了數據的爆炸式成長,而創新研究人員開發並改進了數以千計的演算法,使其能從大數據中尋找模式,進行預測和學習。但我們是否實現了閔斯基那一代學者所設想的AI?答案是否定的。

如今,AI已成為包羅萬象的用語,是常被大公司用來為產品和服務添加高科技光環的行銷流行語。然而,機器人領域的奠基者當年走出樹林時,他們的目標是開發具有人類能力的機器。此一目標即發展所謂的「通用AI」,我們很早便意識到實現的難度極高,短期內無法達成。

相較之下,現今普遍的AI技術屬於「狹義AI」,雖然與閔斯基等人的願景相去甚遠,但能力依舊令人驚嘆。

這些AI系統已經擊敗了西洋棋大師,甚至戰勝世界頂尖的圍棋高手;它們能創作引人入勝的故事,編寫可運行的程式碼,並生成有趣、甚至美麗的藝術作品。更有甚者,有一款AI系統曾在熱門益智搶答節目《危險邊緣》中奪冠,展現了非凡實力。

然而,大家討論AI在特定領域達到的顯著成就時,經常忽略一個重點:這些系統都高度針對特定任務。比方說,圍棋大賽勝出的AI系統就無法駕駛自駕車。不過隨著AI快速發展,人們會有所混淆,也不難理解。

2022年5月,字母控股公司(Alphabet)旗下的AI公司「深腦」(DeepMind)推出了一款名為「蓋圖」(Gato)的AI模型,能完成六百多種不同任務。乍看之下,這似乎接近了通用AI的目標,但蓋圖並非真正的通用AI大腦,無法自行學會如何完成所有任務,像是為圖片下標題、指揮機器手臂堆積木或打電動等。

恰恰相反,蓋圖是由多個針對特定任務精心訓練的模型組成的集合體,它所達到的成果非凡,但還不屬於真正的通用AI。這個語用模糊且無所不包的AI,確實存在於機器人的大腦,但它主要聚焦於高階的決策與推理。為了讓機器人有效運作,還需要許多其他處理功能,來輔助AI程式的執行。

機器人在電影中常被描繪成擁有一個統一的AI大腦,如同電影《復仇者聯盟二:奧創紀元》中,反派機器人的AI就被呈現為一顆全能、影像模糊的數位球狀形體。然而,現實世界的機器人大腦要複雜得多,也有意思得多。

(本文出自《我們與機器人的光明未來》作者:丹妮拉.羅斯, 葛瑞格里.莫恩 譯者:張嘉倫)

相關新聞

「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5大眉角一次看!節稅、退休金、平分遺產關鍵必懂

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 簡單來說,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的有無,具有以下兩大重要功能。首先,這個優先於遺產分配的權利,等於是配偶之一方身故時給另一半的退休生活費,避免日後必須跟子女們伸

薪水沒領到那裡…別操那層級的心!菲女狼:總經理瞎也不關你的事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沒領那層級的薪水 就別操那層級該操的心 阿誠是電子廠的業務主管,最近他們公司換了一位新總經理。 這位總經理的行事風格,讓不少人看得直搖頭。 據說他在相關產業的資歷並不深,

職場盡力做「對的事」恐對自己是壞事?菲女狼:高層認才是有「前途」的答案

朋友最近常被高層叫去小房間「喝咖啡」。 唸叼的理由很妙:「你太安逸了,沒有突破。」 「我明明是公司裡業績最穩的主管,帶的團隊流動率最低,也是少數能培養出中階主管的人。但高層看我,就是不順眼

職場上不干你的事最好別開口!菲女狼三點:打狗要看主人

職場生存之道:不干你的事,最好別開口 例行業績檢討會議中,業務一部的吳協理發現業務二部的業績計算方式似乎有誤。 「這到月底可是會影響公司損益!」他心裡一驚,暗恃不妙的同時,心想這跟自己沒關係,

存款2千萬也不夠退休?雨果「不是不行」:但通膨後仍想讓生活保有選擇

「退休金多少才夠?」過去我多次提醒,1000萬的退休金目標並不夠,每年50萬的被動收入也不夠。近期參加節目錄影時,我習慣建議投資人,以2000萬至3000萬當作退休金的目標。當然,也有不少人覺得,這樣的目標太高,太遙不可及。 我想用這篇文章來解釋一下,我所說的金額,只是適合特定目標族群,譬如目前剛出社會工作的人,或是中年已累積有一定資產,工作收入也不錯的人,還有目前擁有1000多萬資產已經考慮要退休的年輕/中年人,並非適用所有人。 台灣的貧富差去頗大,科技業年收300萬以上的一堆,一般服務業年收不到50萬的更多,我不管舉何種例子,都只會適合一小部分人,所以千萬不要拿舉例直接套用在自己的身上,你需要知道的是概念,然後調整數字,套用到自己的情況。 年紀已經60歲了,銀行資產只有500萬能不能退休?當然也可以,假如500萬可以帶來年被動收入25萬,平均一個月2萬,再加上勞保年金每個月2萬元為例,一個月就有4萬元的生活費,以一兩個人的需求來說,應也夠生活。

火爆個性差點嗆翻同事…幸好忍住了!菲女狼「事緩則圓」:發現是主管的決定

「事緩則圓」是我後來才懂的事 我曾經是那種典型的急性子+直腸子組合,處事風格一向快、狠、直,我的第一個主管這樣形容我: 「你啊,根本就是隻活跳蝦。」 一句話不合、眼神不對,馬上彈起來、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