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要創新高了嗎?外資目標價喊上1320元 台積電衝上1160元市值30兆

傳普發一萬元沒了 民進黨團否認:政院尚未決定發不發

獨/員工投訴職場霸凌怨遭秋後算帳…公文曝 新北社會局回應了

從零存款到會投資 年輕人理財起步靠這些銀行工具

隨著Z世代逐漸成為消費市場主力,他們對企業社會責任、環境永續與良善治理(ESG)議題展現高度關注。根據調查,高達九成年輕人認為企業應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並願意以實際行動支持永續價值導向的品牌。面對這股趨勢,金融業者也開始調整產品設計與服務方向,以回應年輕世代在理財與生活上的需求。

元大銀行近日針對年輕族群推出數位帳戶優惠方案,新戶自開戶起6個月內,活存利率最高可達3%,上限新台幣5萬元,同時提供每月99次跨行轉帳與提款免手續費。此舉考量學生與新鮮人因社交、娛樂等日常需要頻繁轉帳的情境。此外,綁定行動支付享10%回饋、LINE服務與首次支付可額外累積最高600元獎勵。

對於已累積部分資金者,該行建議透過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作為理財啟動方式,藉此分散市場波動風險。其主打的「龍頭基金」聚焦台灣、日本與全球大型產業標的,線上申購並啟用定期定額者可享終身0手續費。

除儲蓄與投資外,年輕人在進修、創業、生活轉換等階段亦可能面臨資金需求。元大銀行針對22至30歲推出「青春元夢貸」,提供首期0.01%低利、最長7年貸款期,並結合證券帳戶或信用卡使用給予利率折扣與點數回饋。

另針對元大證券客戶推出信貸專案,年利率3.88%起、手續費2,888元起,主打免綁約、即時撥款與線上申辦。創新採用證券庫存估值核貸,不需提供額外財力證明,15分鐘內即可開通額度。

定期定額 元大

延伸閱讀

監測1千個家庭消費行為 學者:用「這2張卡」易衝動購買不健康食物

國泰證券定期定額規模年增25% 日日扣、智慧加減碼助攻年輕投資人

元大銀行以數位力實踐ESG 陪伴Z世代啟動理財第一步

台股大漲 永豐金證大戶投 APP「即時損益試算」單日使用數新高

相關新聞

薪水沒領到那裡…別操那層級的心!菲女狼:總經理瞎也不關你的事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你沒領那層級的薪水 就別操那層級該操的心 阿誠是電子廠的業務主管,最近他們公司換了一位新總經理。 這位總經理的行事風格,讓不少人看得直搖頭。 據說他在相關產業的資歷並不深,

職場盡力做「對的事」恐對自己是壞事?菲女狼:高層認才是有「前途」的答案

朋友最近常被高層叫去小房間「喝咖啡」。 唸叼的理由很妙:「你太安逸了,沒有突破。」 「我明明是公司裡業績最穩的主管,帶的團隊流動率最低,也是少數能培養出中階主管的人。但高層看我,就是不順眼

職場上不干你的事最好別開口!菲女狼三點:打狗要看主人

職場生存之道:不干你的事,最好別開口 例行業績檢討會議中,業務一部的吳協理發現業務二部的業績計算方式似乎有誤。 「這到月底可是會影響公司損益!」他心裡一驚,暗恃不妙的同時,心想這跟自己沒關係,

存款2千萬也不夠退休?雨果「不是不行」:但通膨後仍想讓生活保有選擇

「退休金多少才夠?」過去我多次提醒,1000萬的退休金目標並不夠,每年50萬的被動收入也不夠。近期參加節目錄影時,我習慣建議投資人,以2000萬至3000萬當作退休金的目標。當然,也有不少人覺得,這樣的目標太高,太遙不可及。 我想用這篇文章來解釋一下,我所說的金額,只是適合特定目標族群,譬如目前剛出社會工作的人,或是中年已累積有一定資產,工作收入也不錯的人,還有目前擁有1000多萬資產已經考慮要退休的年輕/中年人,並非適用所有人。 台灣的貧富差去頗大,科技業年收300萬以上的一堆,一般服務業年收不到50萬的更多,我不管舉何種例子,都只會適合一小部分人,所以千萬不要拿舉例直接套用在自己的身上,你需要知道的是概念,然後調整數字,套用到自己的情況。 年紀已經60歲了,銀行資產只有500萬能不能退休?當然也可以,假如500萬可以帶來年被動收入25萬,平均一個月2萬,再加上勞保年金每個月2萬元為例,一個月就有4萬元的生活費,以一兩個人的需求來說,應也夠生活。

火爆個性差點嗆翻同事…幸好忍住了!菲女狼「事緩則圓」:發現是主管的決定

「事緩則圓」是我後來才懂的事 我曾經是那種典型的急性子+直腸子組合,處事風格一向快、狠、直,我的第一個主管這樣形容我: 「你啊,根本就是隻活跳蝦。」 一句話不合、眼神不對,馬上彈起來、備

職場從來不是公平競技場!菲女狼:活下去…有時比贏更重要

活下去,有時比贏更重要。戰場如此,職場也是。 急著贏的人,不一定能笑著走到最後;沉潛活下來的人,隨時都有可能絕地大反攻。 歷史上的司馬懿,是個耐得住、藏得住,也撐得住的人。 他沒打過漂亮的勝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