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出生後沒去過醫院!台中黑戶青年生病只吃成藥 市府將安排健檢

監測1千個家庭消費行為 學者:用「這2張卡」易衝動購買不健康食物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各位的錢包裡很可能同時有硬幣和鈔票、信用卡和金融卡、電子交通卡和禮券,以及會員卡的點數。但假如我問各位,你現在手上有多少錢,你大概只會計算所有的現金總額。

我們會將現金、卡片和禮券分開看待,所以通常不會合起來計算總購買力。在某些情況下,這很合理。

如果想在酒吧用超市會員卡和一些書店禮券請大家喝酒,恐怕不會有人理你。然而,我們愈來愈常用金融卡或信用卡來買酒了。

本文出自《大腦喜歡這樣花錢,那樣理財》
本文出自《大腦喜歡這樣花錢,那樣理財》
這麼做很方便,但從理財角度來看,明智嗎?或許不。不過在二十年前,你一個晚上能在酒吧裡的消費上限,就是身上所帶的現金。

即便酒保願意接受,你大概也不會拿支票簿出來,支付離開前點的最後一杯酒。如今,日常的花用和我們全部的財產(至少是活期帳戶裡的)之間的界線已經愈來愈模糊。

我知道有些人認為,買三明治之類的小額支出應該一律使用現金,金融卡用在較大筆的消費,而信用卡只能用於奢侈品和度假行程。

這是對金錢自制的方法。假如能夠避免,我們似乎不應該用信用卡向銀行借錢,買個起司醃黃瓜三明治。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古板和挑剔,但近年的研究顯示,這其實是很好的心理策略。

美國學者花了六個月的時間,監測一千個家庭的食品消費行為。在控制各種因素後,他們發現當人們用信用卡或金融卡付款時,更傾向衝動購買不健康的食物,例如蛋糕或巧克力。

這麼看起來,當我們不需要交出「真正」的錢時,就更容易享受充滿罪惡感的放縱。因此,「無接觸交易」不只可能讓我們的帳戶縮水,還可能讓我們的腰圍變大。

當然,物品的價格愈高,我們愈可能會用信用卡或金融卡來購買,這也不太令人意外。這代表我們不需要隨身攜帶大量現金,而且信用卡還能讓我們用自己尚未擁有的錢來買東西。但這背後還有更多含義。

使用卡片購物時,我們不只更容易下決定,思維方式也會隨之改變。我們更容易忘記自己付了多少錢,也更可能給較多的小費。下面的實驗會提出證明,我們甚至願意為相同的商品支付更多錢。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出自《大腦喜歡這樣花錢,那樣理財》作者:克勞蒂亞.哈蒙德 譯者:謝慈)

相關新聞

主管交辦任務時關鍵不在你會不會?菲女狼:不只看能力還有「意圖」

主管交付任務時 觀察的不只能力還有意圖 寧寕最近帶新人,最常遇到的情況...任務一說明完,對方第一句反應是: 「這不是我之前負責的欸。」 「我不太會做這個耶。」 「時間會來不及喔!」 聽多

兼職跑計程車10年扣除成本賺500萬!小師傅:以前用時間拚錢現在用錢換回人生

目前開的這台小黃計程車,明年就要邁入第十年了,十年來,風吹日曬雨淋,陪我跑了數萬趟行程,扣掉所有保養、油錢、保險等成本,保守估計,這台車至少幫我賺進了500萬元的淨利。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這10

擺脫記流水帳!月光族夫妻靠記帳培養致富思維 消費前思考3件事

從單身到組建家庭,必須跳脫一人飽全家飽的用錢模式,「家庭理財」既要應對柴米油鹽現實,又要處理夫妻間可能的價值觀差異。

領導人一定都很外向、較易成功? 文獻顛覆印象:內向型領導人團隊績效更佳

不光是創業家,人們似乎認為企業領導人大多擁有外向的個性。的確,那些敢於發言、態度強硬,經常要求他人接受自己意見的人,感覺上似乎更有機會成功…

為何存錢讓我們感到痛苦? 財經作家剖析「簡單致富的21條理財金律」

有意義的理財其實很直截了當:那就是定期儲蓄、控制風險、購買一些低成本基金、降低投資成本及費用,同時留意一下稅務問題...

投資要找理財顧問嗎? 商學院教授兩個原因反對 建議「設後不理」即可

當你開啟理財之旅時,「聽專家的」似乎比較輕鬆,直接找一位理財顧問,他不僅可以告訴你怎麼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