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項目可從遺產總額中扣除而免徵遺產稅? 11項條件資格仔細看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學仁攝影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學仁攝影

李永然律師

一、可以從遺產總額中扣除免徵遺產稅的項目

《遺產及贈與稅法》允許從遺產總額中扣除免徵遺產稅的項目,計有十一項:

(一)配偶扣除額

被繼承人遺有「配偶」者,自遺產總額中扣除新台幣(以下同)553萬元。

本文出自《永然文化出版》
本文出自《永然文化出版》

(二)繼承人扣除額

繼承人為「直系血親卑親屬者」,每人可從遺產總額中扣除56萬元(103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為50萬元),其中有未成年人,可以按照他的年齡距屆滿成年的年數,每人每年加扣56萬元(103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為50萬元),不滿一年的以一年計算,但是繼承人拋棄繼承權就不能扣除。但「親等近者」拋棄繼承由「次親等卑親屬」繼承者,扣除之數額以拋棄繼承前原得扣除的數額為限。

(三)父母扣除額

被繼承人遺有父母者,每人得自遺產總額中扣除138萬元(103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為123萬元)。

(四)配偶、繼承人或父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

被繼承人的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或父母,如果是《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條所規定的重度以上身心障礙者、或《精神衛生法》第3條第3款所規定的嚴重病人,每人可以加扣693萬元(103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為618萬元)。

(五)扶養親屬扣除額

被繼承人死亡時遺有兄弟姊妹,如果未成年或已成年因在校就學或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過去受被繼承人扶養的,每人可自遺產總額中扣除56萬元(103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為50萬元)。如果兄弟姊妹中有未成年的,可按照他的年齡距屆滿成年的年數每年加扣56萬元,不滿一年的以1年計算。

(六)「農業用地」扣除額

遺產中作農業使用的農業用地及其地上農作物,由繼承人或受遺贈人承受者,扣除其土地及地上農作物價值的全數。承受人自承受之日起「五年」內,未將該土地繼續作農業使用且未在有關機關所令期限內恢復作農業使用,或雖在有關機關所令期限內已恢復作農業使用而再有未作農業使用情事者,應追繳應納稅負;但如因「承受人」死亡,該承受土地被徵收或依法變更為非農業用地者,不在此限。

(七)「再轉繼承」扣除額

所謂「再轉繼承」,乃指在短期間內相繼產生的繼承事件,為避免遺產因連續繼承,一再課徵遺產稅,加重納稅義務人負擔,因此規定可以按年依一定比例遞減扣除(註1)。該扣除額如被繼承人死亡前六年至九年內,繼承的財產已納遺產稅者,按年遞減扣除80%、60%、40%及20%。

(八)死亡前未納稅捐、罰鍰及罰金扣除額

被繼承人死亡前,依法應納的各項稅捐、罰鍰及罰金均可扣除。

(九)「未償債務」扣除額

被繼承人死亡前,「未償的債務」具有確實證明者可以扣除。

(十)「喪葬費」扣除額

喪葬費的扣除金額,不論實際發生多少金額,一律都以138萬元計算(103年1月1日至112年12月31日為123萬元)。

(十一)執行遺囑、管理遺產的費用扣除額

執行遺囑及管理遺產的直接必要費用可扣除。

(本文出自《永然文化出版》)

遺產稅 贈與稅 報稅

相關新聞

燒烤店月薪僅38K還是兩頭班!小師傅:這時代要有明顯儲蓄一份工作已不夠

昨晚去吃了一間燒烤店,生意非常好,看到外場服務員跑來跑去,感覺非常辛苦,心裡想說,這種生意這麼好的店,最起碼也要有4萬以上才算合理吧?但是詢問過後,沒想到只有3萬8,而且還是兩頭班,這樣其實就等於一天

前夫已過世遺囑還要寫嗎?律師提醒:關鍵在「小孩還未成年」

針對一名網友提問:「我已經與小孩的父親離婚,對方也過世了,這樣我還需要寫遺囑嗎?」律師蘇家宏在短影音中明確指出,即使前夫過世,若有未成年的小孩,仍然應該立下遺囑,以保障孩子的監護安排。 蘇家宏強

中山美穗之子放棄繼承4億新台幣遺產?蘇家宏律師解析背後「3大理由」

日本女星中山美穗驟逝後,傳出其子選擇放棄繼承約20億日圓(約新台幣4億)遺產。對此,律師蘇家宏在影片中以專業角度分析,這個選擇並非單純的情感疏離,而是牽涉情感、稅負與法律程序等多重壓力,是一場極為現實

勞退月領5萬不是夢?艾倫提醒:勞退單月雖虧損破千億還是比股市抗跌

艾倫提醒,勞退雖為政府代管,但10年年化報酬不到5%,建議以3~4%保守估算。例如帳上100萬,每年僅能增加約3萬元。若想月領5萬、安穩退休,仍需提早規劃補上缺口,別讓未來只剩「基本生活」而沒有選擇與目標。

頂客族小心!兄弟姐妹的孩子不能自動繼承遺產…沒立遺囑錢恐進國庫

蘇家宏律師提醒:直系血親才能代位繼承 無遺囑規劃恐成無人承接遺產 面對家人相繼離世,許多無子女的長輩關心自己的遺產是否能由「兄弟姐妹的孩子」繼承。律師蘇家宏在影片中明確指出,若父母、兄弟姐妹皆已

提了離職又反悔不走很丟臉?被反問:你留在那裡不尷尬嗎

一名Dcard網友在《工作板》發文求助,坦言自己5月初已告知主管6月底離職,但面試幾輪下來並不如預期,不是地點太遠、就是薪資不符期待,加上景氣冷颼颼,回頭看原公司其實也不差,讓他動念想「反悔不走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