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免費貼圖4款!陳傑憲+自取名字陪你到明年、厭世上班族這一款超好用

颱風天直擊「飼主遛北極熊」!路人嚇傻準備報警 轉身見真面目下巴掉了

台幣猛升值迎史上最甜日幣?他以日本泡沫經濟為例:可能不是好事

努力透過儲蓄帳戶累積財富卻換來徒勞 房地產專家:用這種卡讓你一毛不剩

示意圖/ingimage
示意圖/ingimage

你是否注定管不住荷包?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的歌劇《溫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當中有一句著名的台詞:「除了誘惑,我能抗拒任何事。」

這句話說得實在太貼切!在澳洲,多數人採用電子支付,所以實際上沒有經手那麼多現金。

因此,人們很容易搞不清楚自己究竟花了多少錢。如同我們在第3章談過,能取用的錢愈多,就愈有可能把錢花掉,這種情況就稱為「注定管不住荷包」。

本文出自《快思慢想理財法》
本文出自《快思慢想理財法》
無論你多麼努力想要存錢,也不管你多麼專注於達成財務目標,遲早都會因為耐不住誘惑而分神,最終恢復原本的消費習慣,把自己能夠輕易取用的錢全部花光光。

切記,誘惑無所不在。但是,只要你能了解自己如何取用自己的錢,一定可以更容易理解自己過去犯了什麼錯,還能擬訂計畫來矯正這些錯誤。

有問題的銀行帳戶結構

很多人在十幾歲時就建立自己的銀行帳戶結構,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改變做事的方式。就算真的改變,還是會重蹈覆轍,和自己為人生第一份工作開設第一個日常交易帳戶(transaction account)時犯下一樣的錯,放任自己透過簽帳卡來取用全部的薪資。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做,但我認為這是非常大的問題!本書第二部將探討更牢靠的銀行帳戶結構設定,但是在此之前,我們要先釐清幾種有問題的結構,並且說明這些結構為什麼不太可能對普羅大眾有幫助。

一個日常交易帳戶、一個儲蓄帳戶與一張信用卡

這種結構的問題在於信用卡,它很有可能導致人們陷入惡性循環,習慣刷卡購買所有東西後,等待薪資入帳來付清信用卡帳單,下個月再次靠著信用卡過活,因為他們手邊已經一毛錢也不剩。

就心理層面來說,使用信用卡的時候,就形同把所有消費控制權拱手讓給「系統一」思維。每當你感覺需要某些東西,只要拿出信用卡一刷,立即就能取得想要的東西。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你努力透過儲蓄帳戶來累積財富,只要任何一個月的支出超過應有的水準,你還是很有可能為了結清信用卡帳款,而動用儲蓄帳戶裡面的錢。

(本文出自《快思慢想理財法》作者:馬克斯.菲爾普斯 譯者:陳儀)

相關新聞

職場從來不是公平競技場!菲女狼:活下去…有時比贏更重要

活下去,有時比贏更重要。戰場如此,職場也是。 急著贏的人,不一定能笑著走到最後;沉潛活下來的人,隨時都有可能絕地大反攻。 歷史上的司馬懿,是個耐得住、藏得住,也撐得住的人。 他沒打過漂亮的勝

月薪39K是不是很低?年收68萬夠不夠…女網友自曝收入引爆討論

一名女網友近日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在報關行和貨運代理行業共做了18年,目前月薪3.9萬元,年收入(含獎金、年終)約68萬。她坦言疑惑,這樣的薪資「是不是很低」,也想請網友分享各自的薪水狀況,順便

每天多一倍時間!土地婆高效時間管理全公開:做到這「五件事情」

身為自詡「時間管理大師」的土地婆麗娜,近日在短影音中分享自己怎麼靠五個方法,讓原本忙亂的生活變得自律又高效,每天的時間直接多出一倍。 第一招是「四分格法」

遺產還在戶頭、水電繼續扣?律師揭銀行實務:別任意動用亡者資產

蘇家宏律師在短影音中回應網友詢問「存款一直沒有人提領,已經辦理完稅證明了,留在亡者的戶頭裡,繼續扣水電費可以嗎?」 蘇家宏指出,這屬於銀行實務的操作問題。 如果原本的銀行帳戶還沒有關掉,當然是

問「日幣換太多怎麼辦」?神回覆笑翻:送我!要不買吉伊卡哇

日圓暴跌引發換匯熱潮,不少民眾趁低點「歐印」日幣,卻也有網友開始焦慮手上的日圓用不完該怎麼辦。有PTT網友發文直問:「如果失心瘋換了一大堆日圓要怎麼辦?」立刻引來板上熱烈討論,留言五花八門。 許

日圓換匯0.19字頭真的來了!網:用「滿手日幣」見證奇蹟

日圓兌新台幣匯率今早再創新低,台灣銀行現鈔匯率一度來到0.1902,不少民眾搶在低點換匯,帶動全台各大銀行APP塞爆、討論區火熱。 網友們紛紛在PTT分享自己的換匯價,直呼「真的換到0.19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