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家創投機構30多年平均報酬率出爐 標普五百指數基金成參考指標

美國知名的投資顧問公司康橋匯世(Cambridge Associates)研究數千家創投機構過去三十多年的報酬率後得出結論,創投機構的平均報酬和標普五百指數基金大致接近,只有頂尖創投機構的報酬率才會優於標普五百指數基金的報酬率。
一方面,非完全效率市場有嚴重的倖存者偏誤。例如,獲利能力好的創投機構會對外宣傳,而獲利能力差的創投機構則默不作聲。
上海天使引導基金投資約一百檔基金,這些基金投資的企業有上千家,但真正成功上市的只有十幾家,命中率約為一%。
另一方面,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也會增加主動投資的風險。在基金的商業模式中,創投機構通常採用「二—二十」的收費模式。
過去共同基金沒有二〇%的績效費,只有管理費。但在初級市場中,「二—二十」的模式則代表機構收取二%的管理費(幫助管理資產的服務費用)和二〇%的績效費。
對於創投機構來說,在這樣的收費模式下,投資機構既能從上漲的市場行情中獲利,也能針對經濟衰退等市場負面因素做好保護措施(即使虧損也會收取管理費),相當於向投資人借錢進行槓桿投資,並持有二〇%的股份。
所以在資產管理產業(尤其是共同基金產業)中,大部分公司偏好做大規模,憑藉收取管理費來賺取獲利。
(本文出自《投資的底層邏輯》作者:陳超)
▪自營業有報401、轉薪資...貸款仍受阻!行家:政府講原則、銀行看風控
▪租屋禁養寵物為何「只擋貓狗」?過來人提4困擾:一進房就聞到
▪新青安上路快2年金額破9千億!專家「有需求趁浪尖快去」:之後更難說
▪首購買預售...貸款成數卻不夠!專家建議「認賠止損」:別拿現在賭未來
▪新竹、台中、高雄屋主都鬆動了 開價打8折成交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