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花蓮男闖平交道遭撞「身體斷兩截」慘死 鐵公路交通中斷

美股早盤兩樣情!標普500走揚、道瓊重挫逾400點 台積ADR一度漲3.8%

施振榮語出驚人「不想活了」有原因 談創業認若僅為賺錢…出發點就錯了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吳康瑋攝影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吳康瑋攝影

創業、重要計畫,甚至於新技術、新產品推出,能否成功,緣這個字非常重要。常跟業界的朋友談到,創業能成功與否的因素非常多。

然而很多過來人感覺比較深刻重要的一個字是timing,中文是「時機」。太早了,很多環境狀況並未準備好;太晚了,則失去先機而落入不利的情況。

創業要成功 因緣際會+實力不可少

所以很多獨力創業的朋友說,做得早不如做得巧。這巧字,隨著緣成熟了,也就佔上時機了。可是緣畢竟只是助力,根本還是因,也就是實力。

因緣果報本身是非常的複雜,最重要的是認真努力修因,不計名利做對的事。如果能夠成功而造福大眾,是件非常快樂的事。

本文出自《難忘的偶然:我的尋根、逐夢與感悟之旅》
本文出自《難忘的偶然:我的尋根、逐夢與感悟之旅》
「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在2017年4月22日,看到經濟日報五十週年論壇報導,由夢想學校創辦人王文華主持「世代對談──創新創業的夢想與實踐」,邀請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與沛星互動科技執行長游直翰分享創業心路歷程,摘錄如下:

施振榮:沒有挑戰就不想活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在論壇上暢談超過四十年的創業經驗。臺灣生活太舒適,施振榮說:「如果沒有挑戰,我就不想活了。」施振榮說,創業是條漫長並艱辛的路程,要比「氣」長,成功永遠會比你想像遠一點,挑戰也會比你想像多一點。

他回顧創業初期談創新創業,要創什麼新?沒有太多機會,必須靠機運,但現在的創業機會到處都是,問題只在於你要選擇創哪個領域的業?如何創造價值?

這個價值必須是對於所服務的目標客戶對象,要對他是有價值的。機會到處都是,但施振榮認為挑戰也更大,因為大家都看到同樣的東西,很快就被追上。

施振榮並認為,現在臺灣創業環境另一個問題是,生活太舒適,少了創業動機;另外,留學人才愈來愈少,對臺灣產業的長期發展也有不利影響。但人生不能沒有意義,「如果沒有挑戰,我就不想活了。」

創業也要想著為社會創造價值

而如果創業只是為了賺錢,那出發點就錯了;創業應是一種使命,為社會創造價值。賺錢是為了永續發展,不得不的手段,因為這樣投資人才會給你更多資源,才能夠持續創新。

為什麼施先生會說「沒有挑戰就不想活了」?因為沒有挑戰、不創新,自己在世上用處就不大了。

施先生這裡說的「創新」應該是指對業界、對社會,能夠創造、增進附加價值,而且對大家有用、有貢獻。多年來創業的感受,或許用「刻骨銘心」差可比擬。

施先生諍諍之言,值得深思,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夠體悟到這段話。「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其如是乎。

他們心中惦記著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對大家、對社會,創造、增加有用的價值。並且傳承自己的心得,提醒後輩來者,少走些冤枉路。

(本文出自《難忘的偶然:我的尋根、逐夢與感悟之旅》作者:劉富臺)

相關新聞

中年後暴富才是真好命?傳產老闆:年輕時就發生相較守不住財

跟一位傳產的老闆聊天他說:有沒有發現真正命好的,反而是那些40歲以後才真正暴富的;而那些20幾歲就發大財的,10個有9個都已經在返貧的路上了。

現在花費1萬塊會是退休金的8萬元!雨果:30年複利翻8倍

有人無法克制自己的購物慾,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買下來,常常東花一點、西花一點,薪水就花光了。

職場上別被情緒駕馭了!菲女狼「野馬定律」:最先拖垮你的是脾氣

面對職場的不合理,你可以不爽。但別讓情緒駕駛你的人生。要辨識什麼值得在意跟花力氣、什麼該放手。

高薪電子業轉職印刷產業領35K…到年收600萬卻在39歲提早退休!不要被金錢綁架

「當時我岳父岳母還有老婆都說,『你工作這麼累,整天飛來飛去,幾個禮拜都看不到人,乾脆別做了!』」這讓他更確信不要再被金錢綁架,而是要靠自己掌握人生。

理財不需花時間鉅細靡遺去記每一筆帳!陳雨德:核心消費不能犧牲就該拒絕或替代

每次你想要消費時就在心中辨別這是不是核心消費,如果不是,就可以毫不愧疚選擇不為它花錢或是尋找更便宜的替代方案,因為它可能會排擠到你的核心消費預算。

AI讓工作更省力卻反而變得更忙?王木木:生產力貶值、事情變多、薪水一樣

時間被科技釋放之後,人們不是拿去休息,而是反其道而行,做更多工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