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因應戰時…替代役備役擴大召集 放寬年限、次數、日數

退休金1000萬夠用嗎…通膨2%推算? 雨果:65退休資金可用至96歲!

退休示意圖/Ingimage。
退休示意圖/Ingimage。

退休金該準備多少?1000萬真的夠用嗎?」

我曾寫過一篇『年花費50萬,準備1000萬的退休金夠嗎?』,探討通貨膨脹對退休金的影響。當時的計算結果顯示,若要維持每年50萬元的實際消費力,在2%通膨率下,需要準備1667萬元;若考慮3%通膨,則需2500萬元。

然而,有些網友提出疑問:這種計算方式是以「本金不減損」為前提,也就是讓本金能夠永續產生現金流,達到「領不完」的理想狀況。但若沒有子女,或不打算留下遺產,而是希望將資金在有生之年花完,退休金的準備標準是否會有所不同?

基於這個問題,我重新調整了計算方法,假設:

1.通貨膨脹率為2%,每年生活費用依此增加。

2.投資能穩定提供5%現金收益(如股息或利息)。

3.如被動收入超過當年生活需求,則餘額再投入投資本金;若不足,則需提領本金補足。

4.預設壽命至100歲,確保資金足夠支應長壽風險。

60歲退休 vs. 65歲退休,退休金需求差多少?

60歲退休

初始退休金需求 1150萬元。

退休前9年,每年被動收入足夠支應生活費。

69歲後開始提領本金,資金可支撐至100歲,屆時本金剩餘42.7萬元。

65歲退休

退休時需準備 1064萬元。

退休後4年內,被動收入仍可支應支出。

69歲起提領本金,資金可支撐至100歲,屆時本金剩餘8.8萬元。

如果本金僅1000萬元,則根據通膨調整每年支出:

在2%通膨率下,資金可用至96歲。

在3%通膨率下,資金可用至91歲。

從這些計算可以看出,1000萬元退休金並不代表能「永久領50萬元」的被動收入,而是隨著本金逐漸減少,資金會在某個時間點用完。如果希望資金能支撐更長的退休年限,則需考量:

實際支出可能隨年齡下降—年長後活動減少,消費需求可能降低。

醫療風險與長壽因素—若醫療科技進步,或本身具備長壽基因,則退休金可能需支應更長時間。

投資報酬率變動—5%報酬率是假設的理想情況,實務上仍需靈活調整投資策略。

結論

退休規劃並非單純「存到多少錢」的問題,而是如何讓資金在退休期間有效運用。1000萬元的本金,若搭配適當的投資策略與資金提領方式,在一般狀況下可以支撐至91~96歲。

但若想確保資金能夠更長久、更多保障,除了提高投資報酬率外,也可考慮適度延後退休、控制開支,甚至留一筆額外的應急基金,確保面對不確定因素時,仍能維持穩定的退休生活。

◎本文內容已獲 雨果的投資理財生活觀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報酬率 現金流 退休金 通膨 遺產

延伸閱讀

從90幾變成60萬一坪…竹科工程師撐不起房價了?安娜:賣掉沒賠還賺了600多萬

具俊曄不能用「拋棄繼承」把遺產給大S媽媽!律師:先取得再移轉但有這缺點

0050震撼大降價、代號5位變成6位數、新型態ETF來了! 懶錢包:2025年三大消息分析

00878擁有50幾張每月加薪至少8千! 專家:本金免百萬一般人絕對都做得到

相關新聞

黃金在一年內暴漲48%!存股哥:避險、保值、抗通膨…能飾金又可當擺飾

你可能會看到某些資產或標的,在短短一年內漲了近50%,但如果跟你說這個資產是黃金,那你大概不會相信,因為黃金波動相對穩健,但瘋狂的事就是發生了,黃金在一年內暴漲48%。

Andy老師頻道、錢財被整鍋端走!小車:但能力別人永遠都偷不走…是金子總會閃閃發光

Andy老師這些年來養成的能力仍存,在近乎一面倒的網路聲援中,只要持續用心製作出好影片,相信重返往日榮耀指日可待。

退休每月4萬現金流其實夠用!存股方程式:但考慮通膨因素建議繼續投資

退休前收入相對高,自然可以應付較好的物質享受;退休後現金流減少,理應降低物質欲望。只要願意改變生活型態,每個月4萬元應當還是夠用的。

黃金實在太扯…每錢$10,000竟變成便宜價!存股哥:優質資產不用想太多

實在太扯啦!看到黃金台再次開就知道金價再次破紀錄了!過去一個月覺得很離譜的價位,現在看起來又變成相對低點,優質資產就是這樣,只會不斷增值,你過去以為的高點,現在看都變成了低點。

Andy與家寧「情侶到股東」法律在創業中的重要性!律師憶:這集很感動

Andy唱一首歌給女主角,我也很感動,家寧也哭了,有200多萬點閱率...

職場溝通關鍵「話要說得巧」!菲女狼:不會表達就是壞人…話可以直但不能刺

職場現實是——不管你是善意還是惡意,只要讓人感覺不悅,通通會被判定成惡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