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曾因瑣事與人起口角…警專學生失控 持美工刀揮砍無辜同學

緬甸規模7.7強震傳1國人失聯 外交部發聲了

龍騰斷橋道路工程土石崩塌!1工人遭活埋 尋獲已成冰冷遺體

法律無法切斷汪小菲與子女的關係!律師:放下大人想法從小孩角度看

大S(右)與前夫汪小菲(左)。圖翻攝自臉書
大S(右)與前夫汪小菲(左)。圖翻攝自臉書

具俊曄一開始的IG發文提到:「關於孩子們 我不要讓任何惡人接觸孩子們 都透過律師用法律措施讓他們安全的成長到成人」

我不能肯定他提到的「惡人」是誰?

但我從他字裡行間可以很肯定的是,具俊曄真的很愛大S,想要保留大S還在時的狀況以及大S的願望。

如果具俊曄想要讓大S的兩個小孩跟S家一起生活,不想讓小孩跟汪小菲去大陸。

然而,在法律親子關係中,縱使父母親感情不好,對於子女來說,父親對子女的關係(或母親對子女的關係)是無法切斷的。

所以,具俊曄在愛大S與大S兩個小孩時,我提供目前小孩法律上的處境,讓他得以用最具智慧與平衡的方法來面對。

大S的兩個小孩,生父是汪小菲,這點「法律上」事實無法改變。

原本大S與汪小菲還沒離婚前,是由兩人共同擔任「小孩監護人」。(父母親對於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的行使與負擔,在法律上是親權行使)

兩人離婚後...

由大S「單獨擔任」小孩的監護人,汪小菲他的監護權暫時被停止了,但沒有消失。

當大S過世後,就無法擔任小孩監護人,汪小菲的監護權就「復活」了,在法律上目前大S兩個小孩子的監護人就是「汪小菲」,不需要經過法院判定,汪小菲可以直接向戶政單位登記。

如果具俊曄或大S其他的家人認為汪小菲不適任,希望由S媽或其他人擔任小孩監護人的話,S家人就要向法院聲請改定子女監護權了,必須要舉出具體而確實的證明,證明汪小菲有濫用權利或他擔任監護人對於子女有不利的事實,經過法院裁判才會改定。

在法院訴訟實務上是相當的困難!

因為父親(或母親)的角色與行為並沒有「絕對」的標準,只要沒有重大具體傷害小孩,法官很難會剝奪他的「監護權」。更不可能阻止父母親探視子女!

當然如果具俊曄或S家人握有確實的證據,可以進行改定監護權的程序。

但更重要的事,我們仍需要放下大人們的想法,從小孩的角度來看世界,小孩的母親已經不在了,小孩內心會不會想念他的親生父親?

有時候小孩不敢說,或是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具俊曄對大S深深的愛,需要更多的智慧來成全。

【補充】具俊曄後來有發限動修改文字:「之前的中文帖子可能會引起誤會,所以重新上傳『關於孩子們應得的財產,希望在律師的監督下,都能妥善把孩子的權利維護好!』」

◎本文內容已獲 蘇家宏律師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具俊曄 大S 子女 小孩 汪小菲 法律 監護權 遺產 離婚

延伸閱讀

該出清正二全買0050?網曝投資最新策略:川普會讓「它」很強

從90幾變成60萬一坪…竹科工程師撐不起房價了?安娜:賣掉沒賠還賺了600多萬

0050震撼大降價、代號5位變成6位數、新型態ETF來了! 懶錢包:2025年三大消息分析

具俊曄不能用「拋棄繼承」把遺產給大S媽媽!律師:先取得再移轉但有這缺點

相關新聞

AI讓工作更省力卻反而變得更忙?王木木:生產力貶值、事情變多、薪水一樣

時間被科技釋放之後,人們不是拿去休息,而是反其道而行,做更多工作。

買樂透資產價值不會提升!不投資就放棄了長期的複利威力…失去的時間無法收回

即使投資也未必會成功;但是,不投資也等於是放棄了像威斯康辛州夫妻所得到的恩惠,也就是長期複利的威力...

遺產…丈夫和前妻生的孩子分不到!律師:但先生繼承的部分去世後小孩有一半

妳財產或房子給丈夫跟妳的小孩繼承,如果是一人一半,當丈夫在過世的時候,一半的權利將會給他的前妻生的小孩子「共同繼承」...

遺產…老公過世婆婆要媳婦拋棄繼承!律師:若「這原因」當然就順從

如果是婆婆留下一棟房子給老公,那婆婆靠這賴以為生的話,這時候不是拋棄的問題,而是遺產怎麼樣分配的問題。

遺產不想給媳婦…婆婆竟叫長子盜領過世兒子存款!律師:2人都犯罪

兒子過世了,媽媽竟然叫過世人的哥哥去領他的財產...那哥哥說:「我很無辜,是我媽叫我去領。」

夫遺產妻領出付喪葬費...竟被婆婆告上法院判刑!律師:需全體繼承人同意

人過世了,在法律上就不能用他的名字做事情,如果用他的名字簽約或蓋印章取款,不管用印的人是「感情上」最親的太太、父親、母親、兒子、女兒、哥哥、姐姐…等,雖然在「心理」相信這是最方便最好的處理,為什麼不行呢? 因為法律的規定就是如此,人的權利始於出生,終於死亡,人過世後,就算最親的人,也不能代表過世的人做任何行為,如果有簽他的名字或蓋印,這樣就是偽造文書,因此取得款項也可能構成詐欺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