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宮崎縣晚間發生規模6.9地震 海嘯警報發布估高度1公尺

中職/樂天女孩十元證實「沒自願離隊」 球團方回應了

富蘭克林2025年第1季投資策略:TEAM 整隊迎紅潮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2025年第1季可採取「TEAM」策略,看好川普紅利(Trump)、降息債券(Easing)、亞洲強棒(Asia)和多源配置(Multi)四大主軸,應對川流不息的多變環境。核心配置建議首選美國平衡型,並透過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及複合債券型基金,網羅收益、川普紅利及聯準會降息機會。另一方面,不同於2024年美股漲勢集中在科技七雄,預期2025年美股漲勢廣度將擴大,除了創新科技產業型基金之外,建議可增加美國價值型基金、美國小型股票型及公用事業/基礎建設產業型基金,卡位川普政策紅利,美國以外市場首選印度和日本股市,具備川普盟友及改革題材。

2024年第4季重頭戲為11月5日的美國選舉,在川普重返白宮、共和黨全面執政結果底定後,全球金融市場上演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情景,其中,美國資產是最大贏家。統計第4季以來全球股市上漲2.15%,道瓊、史坦普500及那斯達克指數屢創歷史新高,漲幅介於5.22%~7.22%之間,代表小型股的羅素2000指數大漲8.55%,反觀全球新興股市下跌6.12%。累計2024年以來則以台美股市表現尚勇,台股加權指數上漲31.44%、史坦普500指數上漲28.45%,在全球主要股市名列前茅。

受到美歐央行降息、市場權衡川普政策前景及新財長提名等消息面多空拉鋸,主要債市中以美國非投資等級債表現最佳,第4季以來上漲0.76%,今年以來漲幅達8.83%、優於同期間美國公債1.98%及美國投資等級債4.07%漲幅。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迎接川普2.0的全球新氣象,預期2025年美股多頭有望延續,第1季美國資產仍將穩居投資主流,其中在川普傾向放鬆監管及推動減稅等親商政策引領下,有利美國經濟及企業獲利表現,美國股市及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將優先受惠,而側重美國內需市場的小型股和價值型產業(金融、能源、工業、公用事業)將是川普紅利的最大受惠者,補漲潛力不容小覷。另一方面,由於川普團隊支持能源獨立,期能透過增加能源開採、壓低油價並降低通膨,對內可提振民眾消費並提供聯準會降息空間,對外可作為俄烏戰爭談判籌碼。惟川普團隊成員對中國及關稅議題偏向鷹派,新聞頭條風險仍將不定期擾動盤勢,防禦型的債券配置仍不可或缺。

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愛德華.波克認為,2024年以來史坦普500指數表現強勁,但不同於上半年主要貢獻來自所謂美股七雄(Magnificent 7)所貢獻,下半年來美股表現廣度已顯著改善,因此創造更多投資機會,包括能源、公用事業、原物料及金融與工業等類股都出現明顯漲勢,有利美股整體多頭走得更加長遠。因此,雖然美股屢創新高,預估本益比高達22倍(以2025年預估獲利估算),市場預期2025年企業獲利成長將加速至15%,雖然這不必然表示股市被高估,但也更顯示精選個別優質標的的重要性。愛德華.波克指出,經理團隊目前對股債市看法均衡,並保持多元與彈性,尋求市場波動所創造的收益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公司債基金經理人葛倫‧華勒表示,共和黨全面執政情境下,將有利於一些因監管鬆綁而受益的產業,如航空、金融、汽車,此外若共和黨組成對產業較友善的聯邦貿易委員會與通訊委員會,對一些電信與有線產業也可能有利。著眼美國非投資等級債信用利差已偏緊,現階段首重精選高品質持債,避開過度競爭與趨勢下滑產業,偏好能源、金融與工業等具備收益優勢及川普紅利機會。

富蘭克林坦伯頓集團旗下美盛銳思美國小型公司機會基金經理人吉姆.斯托菲爾認為,與大型股相比,美國小型股八成左右的營收來自境內,能夠更直接地受惠於美國經濟成長,受到地緣政治衝突及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較小,而川普提倡的「美國製造」政策都成為小型股的利基。看好川普政府以美國優先的政策將促進製造業回流、創造就業、提升國內晶片製造能力以及基礎建設的更新,有利於基金側重的工業、科技與消費耐久財三大產業。

富蘭克林股票團隊投資長暨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強納森‧柯堤斯表示,隨共和黨贏得大選,相信科技股將在幾個方面受益:(1)美國減稅優惠將提振企業IT支出,並有利軟體領域、(2)監管負擔減輕有利受到嚴格反壟斷審查的科技巨頭,小型科技股也有望受益於更活躍的併購環境、(3)共和黨放鬆AI監管以確保美國在AI技術的領先地位,不過,更嚴格的半導體出口中國大陸審查與中國大陸進口關稅將影響電商和消費性電子等市場。

富蘭克林2025年第1季投資策略(資料來源: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整理)
富蘭克林2025年第1季投資策略(資料來源: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整理)

川普 美國經濟

延伸閱讀

日媒:川普重返白宮前 美防長奧斯汀擬訪問日本

川普將推親商政策 投資科技股搭上政策順風車

川普新政加大美債殖利率波動 擇機投資優質企業債

上修明年超額儲蓄 學者:民間投資不宜過度樂觀

相關新聞

職場智慧「不做什麼比做什麼」更關鍵! 老鳥:方向錯了連累整個團隊

在職場上,大家都渴望能夠取得成績,但有時候,我們必須明白:不做什麼比做什麼更關鍵。

「勞保破產」坦白說還真不容易!艾倫揭四種開源節流法:假議題還真問題?

勞保會破產?講坦白的,還真不容易!

退休後勞保月領破4、5萬的新聞看看就好!艾倫曝「嚴苛達成條件」:很不實際

台灣勞工平均退休只有勞保年金月領1萬7,勞退月領快要5000塊,只夠食衣住行,生不起病,更不用講請看護。

「享清福」對大腦會造成永久傷害…不如去做洗碗工! 王木木:無所事事的人生沒那麼美好

研究發現,當囚犯被關在監獄的禁閉室,不准他們有任何生產力,不准打掃、不准洗衣、不準做簡單的包裝工作,超過六個月後,會造成無法恢復的腦傷。

公司老抱怨找不到人才? 老鳥揭真相:更大的可能是「把人才養成了庸才」

之所以苦尋不著,可能是上位者並非慧眼識英雄的伯樂。環境也未能培育人才,更甚者,可能把人才豢養成庸人。

「水電工」不受未來AI影響的行業…收入還會越來越好! 阿格力:因供給減少需求增加

阿格力認為,在未來的AI時代,不會受到影響衝擊的行業就是「水電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