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系統主機購置案 廠商借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投標法律後果嚴重

Q:甲機關有一資訊系統主機購置案,採用最有利標的方式招標,乙廠商有意投標,並借用丙廠商的名義及證件以「陪標」的方式參與投標,乙廠商因而得標,並與甲機關簽約。
甲機關嗣後發現代理乙廠商出席開標會議的A與代理丙廠商出席開標會議的B,二人的投標單位均為「乙廠商」,即同一公司,甲機關認為乙廠商借用丙廠商的名義及證件參與投標,乙廠商會有何法律後果?
一、未依招標文件之規定投標。
二、投標文件內容不符合招標文件之規定。
三、借用或冒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投標。
四、以不實之文件投標。
五、不同投標廠商間之投標文件內容有「重大異常關聯」。
六、《政府採購法》第103第1項不得參加投標或作為決標對象之情形。
七、其他影響採購公正之違反法令行為。
就以本案例而言,甲機關發現分別代理乙、丙廠商出席開標會議之代理人A、B,二人之勞保的投保單位都是「乙廠商」,於是認定乙廠商借用丙廠商名義及證件,丙廠商顯係「陪標」,於是適用《政府採購法》第50條第1項第3款的規定及同條第2項的規定撤銷決標。
按《政府採購法》第50條第1項第3款「借用他人名義或證件投標」,係指被借用名義或證件的廠商無投標的意思,而「明示」或「默示」同意他人使用其名義或證件參加投標,但不為價格的競爭,以達借用之廠商或其他特定廠商得標的目的(註)。
依上所述,本案自可適用《政府採購法》第50條第1項第3款及第2項的規定,將決標撤銷,甚至「終止」或「解除」雙方已簽訂的採購契約。
又,廠商尚須注意採購機關還會將此事實刊登「政府採購公報」;因依《政府採購法》第101條第1項第2款規定,機關辦理採購,發現廠商「借用或冒用他人名義或證件參加投標」,應將其事實及理由通知廠商,並附記如未提出「異議」者,將刊登「政府採購公報」。
參與投標務必遵守規定,方可免於招來法律麻煩!
註:參見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印:政府採購申訴案例彙編(四),頁439,民國96年4月四版,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發行。
(本文出自《永然文化出版》作者:李永然律師)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