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凱道雨中「戰獨裁」25萬人與會 韓國瑜深夜發15字心聲

俄保留烏占領區成定局?川普晤澤倫斯基後 發文怒轟普亭:敷衍我

爺爺買從兒子到孫子都能受益…「三代保單」真這麼好?專家分析恐造成的複雜問題!

爸爸有2個兒子一個女兒,他有點重男輕女。保險業務員小李推薦王爸爸「三代保單」,這種保單可以讓三代人受益。

每年的生存還本金由王爸爸先領,等他百年之後,要保人變更為兒子,由兒子繼續領,當兒子去世時,孫子作為身故受益人,接續領取身故保險金。

王爸爸聽後非常心動,為2個兒子各買一張三代保單,卻獨漏女兒。

三代保單是什麼?

要保人:通常是第一代(例如王爸爸),他們負責繳納保費,並成為要保人擁有保單的控制權。

被保險人:通常是第二代(例如兒子),保單的保障對象。

受益人:通常是第三代(例如孫子),在被保險人身故後,受益人將獲得身故保險金。

領三代造成的複雜問題

1.遺產

當要保人王爸爸過世,因為被保險人還健在,保險公司不會理賠保險金。

然而保單的「保單價值準備金」也是要保人的財產,仍需計入王爸爸的遺產,併申報遺產稅。

2.變更要保人

當要保人過世後,新的要保人需要由全體繼承人簽名同意(這個例子是3位子女都要同意),才能變更要保人。這可能會導致協議過程中的風險和變數。

3.贈與稅

為了避免過世後,要保人變更需全體繼承人同意複雜的問題,要保人生前將要保人變更為被保險人,只需要保人和被保險人2人簽名即可。

但這會被視為「原要保人」王爸爸贈與「新要保人」的財產,如果保單價值金超過當年度贈與免稅額244萬,則需繳納贈與稅。

甚至,萬一被保人(兒子)先身故,身故保險金給付受益人(孫子),但保費用是由要保人(王爸爸)支付,將成為要保人(王爸爸)對受益人(孫子)的贈與。

若孫子領到的理賠金超過當年度贈與稅免稅額244萬元,仍視為要保人王爸爸的贈與。

4.最低稅負

民國95年1月1日實施最低稅負制後,人壽保險與年金保險,要保人與受益人非屬同一人時,受益人所領受的生存給付則需全數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

死亡給付若超過新台幣3,740萬元,也需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

R姐貼心提醒:妥善安排保單關係人

實際上,保險有長期穩定的特色,透過時間的效果可以有效的贈與做為資產移轉的工具之一。

保單確實可以突破民法特留分的限制,將財富傳承給想給的人。

保險還有機會成為免稅資產,傳承財富或預留稅源。

只要正確安排要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選擇適合的專家協助,可以讓資產傳承更順利更圓滿。

◎本文內容已獲 R姐財富方舟-廖嘉紅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保費 保險 死亡 爸爸 繼承人 財產 遺產

廖嘉紅

追蹤

延伸閱讀

00922明天除息更是買進日! 台股大盤長期向上…把握回檔時「彎腰撿鑽石」機會

存股00713+00915領息18萬!達人「不能只為股息投資」:股價能上漲一樣重要

00679B、00687B降息不漲原因曝光!還能投資嗎? 達人:機會是跌出來的

00919一堆財經網紅喊定期定額…都不怕套牢! 肥羊:借錢炒金融股看不出那裡危險

相關新聞

本想藉由業績「指桑罵槐」…桑卻信以為真!職場啟示:別急著接招

項莊舞劍,意不在舞劍:職場的衝突 先別急著接招 職場上反應快不一定是優勢小心誤入不是要引你的局 最近公司業績下滑,業務主管劉經理在會議上語氣不悅地點名各部門:「這業績,大家都該檢討一下吧。」

不是能力差是公司資源沒給夠…自己永遠沒錯?菲女狼:人不會自省很可怕

不是產品力不夠,不是公司資源不足,是你從沒想過:問題其實在自己身上。

買東西可以零利率都分到最高期?存股哥:債務也會貶值

這個禮拜買了一支新iPhone,用了12期分期零利率,平均每期不到2000塊,現在我買比較高單價的東西,可以分期零利率的話我都分到最高期,主要是使用低風險的槓桿策略讓金錢使用效率更好。 假設我第

不適任還死撐?放錯位置的同事等同癌細胞 整組爛掉前主管快出手!

請不要雇用他們!如果你是帶他們進來的主管,那你等於是問題之一。

管太寬的主管多數其實是怕搞砸!你先讓他放心信任…才能成就放手

管太寬的主管,其實也需要你教他「怎麼放心」。

中年後暴富才是真好命?傳產老闆:年輕時就發生相較守不住財

跟一位傳產的老闆聊天他說:有沒有發現真正命好的,反而是那些40歲以後才真正暴富的;而那些20幾歲就發大財的,10個有9個都已經在返貧的路上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