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21歲「黑戶」年輕人故事離奇 伸援手里長:只有其父可解答

以色列突發布撤離警告!喊話伊朗居民遠離武器設施附近

「再晚一天恐怕就死了」林明佐昨清創手術3、4小時 家屬心痛發聲

基富通董座:股票、基金涵蓋七成理財行為 退休準備應備妥兩工具

台灣面臨高齡化及少子化的趨勢,退休金管理是現今重要的社會議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面臨高齡化及少子化的趨勢,退休金管理是現今重要的社會議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基富通證券長期推動國人退休準備,及落實普惠金融服務不遺餘力,6月21日應國立中興大學邀請,參加「2024退休金管理與投資策略國際研討會」,會中與國內外多位產官學專家進行理論與實務的交流,激盪出新思維,現場也獲得與會專家學者熱烈廻響。

這次研討會主持人、中興大學大學校長詹富智致詞表示,台灣面臨高齡化及少子化的趨勢,退休金管理是現今重要的社會議題,因此由中興大學邀集學者專家與業界代表一同與會,就退休金管理制度及投資策略進行討論,期望喚醒國人與學界對此議題的重視。

集保結算所暨基富通董事長林丙輝表示,「退休」是每個人一生必經的過程,尤其在醫療技術進步下,大家越活越長壽,過去常說的「呷百二」不再是長命百歲的形容詞。退休將是人生新階段的開始,因此需要提前好好規劃,讓退休後的日子活得又久又快樂。

林丙輝表示,集保與基富通關心國人退休準備的課題,近幾年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包括:推出好好退休準備平台、好好長大活動、關懷高齡公益計畫,及通過舉辦實體與線上直播、研討會等形式,分享退休理財、定期定額長期投資的心法,前後已引導超過10萬人開啟退休規劃第一步。

根據基富通調查,目前股票與基金投資幾乎是全民運動,涵蓋國人七成的理財行為。民眾的投資部位,包含於各個不同證券戶的股票、各投信或基金平台的基金部位、銀行資產等,都可以在「集保e手掌握APP」中一次查看,省去逐一查找的麻煩。

另外,基富通也在去(2023)年開發專屬基金理財APP,有免費又豐富的基金資訊、獨家市場熱度排行、公正客觀的觀點文章、多元實用的好好理財專區,至今短短半年左右,下載量將近15萬人次。林丙輝強調,這些工具都非常好用,一定要下載使用,讓退休準備事半功倍。

除了退休前期的資產累積,林丙輝還強調,面對高齡者可能發生的失智、失能、詐騙等問題,退休後的保障同樣非常重要,所以應該進一步研擬更多機制,如結合安養信託、年金給付、資產保全等做法,讓退休金能夠真正用在自己身上,實現無憂退休的目標。

退休金 中興大學

延伸閱讀

華南銀行仲夏藝術派對 奇美博物館璀璨登場

野村投信攜手數位通路打造普惠金融 為年輕世代的投資培力

退休金算盤/勞保公保年金調漲 86萬人受惠

無論市場好壞照樣投資!理財顧問:我發現百萬富翁都有的4個共同習慣

相關新聞

兼職跑計程車10年扣除成本賺500萬!小師傅:以前用時間拚錢現在用錢換回人生

目前開的這台小黃計程車,明年就要邁入第十年了,十年來,風吹日曬雨淋,陪我跑了數萬趟行程,扣掉所有保養、油錢、保險等成本,保守估計,這台車至少幫我賺進了500萬元的淨利。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這10

燒烤店月薪僅38K還是兩頭班!小師傅:這時代要有明顯儲蓄一份工作已不夠

昨晚去吃了一間燒烤店,生意非常好,看到外場服務員跑來跑去,感覺非常辛苦,心裡想說,這種生意這麼好的店,最起碼也要有4萬以上才算合理吧?但是詢問過後,沒想到只有3萬8,而且還是兩頭班,這樣其實就等於一天

前夫已過世遺囑還要寫嗎?律師提醒:關鍵在「小孩還未成年」

針對一名網友提問:「我已經與小孩的父親離婚,對方也過世了,這樣我還需要寫遺囑嗎?」律師蘇家宏在短影音中明確指出,即使前夫過世,若有未成年的小孩,仍然應該立下遺囑,以保障孩子的監護安排。 蘇家宏強

中山美穗之子放棄繼承4億新台幣遺產?蘇家宏律師解析背後「3大理由」

日本女星中山美穗驟逝後,傳出其子選擇放棄繼承約20億日圓(約新台幣4億)遺產。對此,律師蘇家宏在影片中以專業角度分析,這個選擇並非單純的情感疏離,而是牽涉情感、稅負與法律程序等多重壓力,是一場極為現實

勞退月領5萬不是夢?艾倫提醒:勞退單月雖虧損破千億還是比股市抗跌

艾倫提醒,勞退雖為政府代管,但10年年化報酬不到5%,建議以3~4%保守估算。例如帳上100萬,每年僅能增加約3萬元。若想月領5萬、安穩退休,仍需提早規劃補上缺口,別讓未來只剩「基本生活」而沒有選擇與目標。

頂客族小心!兄弟姐妹的孩子不能自動繼承遺產…沒立遺囑錢恐進國庫

蘇家宏律師提醒:直系血親才能代位繼承 無遺囑規劃恐成無人承接遺產 面對家人相繼離世,許多無子女的長輩關心自己的遺產是否能由「兄弟姐妹的孩子」繼承。律師蘇家宏在影片中明確指出,若父母、兄弟姐妹皆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