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疑遭飛彈擊中!德黑蘭機場傳爆炸起火 濃煙狂竄

一個人的畢業典禮!花嶼國小附幼「24個畢業獎」全被他抱走

素養焦慮/會考素養題被批占比失衡 「每科像在考國文」

還在拚數理學科太老掉牙 企業界:現在是「以戰代訓」的時代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現在是「以戰代訓」的時代,到企業實習、從「做中學」反而更重要。 示意圖/ingimage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現在是「以戰代訓」的時代,到企業實習、從「做中學」反而更重要。 示意圖/ingimage

在強化跨領域學習、盡量雜學之外,我認為劃分科系、專業的時間也應該延後。台灣的學生在高二時,就要面臨理工科和文科的抉擇,然後不管選哪一科,進了大學後就幾乎少有機會能窺探其他領域的樣貌。

這部分美國可以做為一個很好的參考,美國多數的大一生不需要決定主修,他們在大一、大二的時候,能依照自身興趣選擇專業科目,並且盡情修習各種通識學分。台灣的大學必須打破科系的分界,先不分領域地鼓勵學生多多修習通識課,等到大二、大三再選系。

當人類的學問已經累積得太多,導致每一件事情都必須是常識的時候,太早劃分科系的意義不大,畢竟每一堂課都是通識課,光是通識課就修不完了。

(本文出自《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
(本文出自《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
我知道有些學校已經開始這麼做了,但擴散速度或許還要再加快。如果高校能打破既有的科系結構,重新分配預算、培養師資,讓學生具備跨領域技能,對下一代的培育一定會更好。

以戰代訓、做中學,不用急著選科系

而且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現在是「以戰代訓」的時代,到企業實習、從「做中學」反而更重要,還在拚數學、物理和化學那些術科,比誰記得多、誰背得好,這實在太老掉牙,還不如讓學生到餐飲學校實際學習做菜、炒菜更有價值,因為他們可以學到更多,就算有知識鴻溝,也能自行倚靠各種唾手可得的工具,輕鬆弭平差距。

現今不論是媒體的報導、社會的氛圍,對於該學什麼、怎麼學,打從一開始就將理工科、文科一刀切,然後是一窩蜂地選擇資訊相關科系,遑論再往下討論到體驗、沉浸在背景各異的文化中。

我建議政策制定者、領導者一定要趕快注意到這件事情,打破學科的界限,鼓勵學生跨域學習,將AI、程式設計、英文等專業能力都列為必修,讓擁有不同專長的人都一起共學。

如果我們能撥出一些時間去吸收更廣博的知識、更多元的文化,人才的樣貌應該會變得很不一樣。

(本文出自《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作者:程世嘉,蕭玉品)

相關新聞

兼職跑計程車10年扣除成本賺500萬!小師傅:以前用時間拚錢現在用錢換回人生

目前開的這台小黃計程車,明年就要邁入第十年了,十年來,風吹日曬雨淋,陪我跑了數萬趟行程,扣掉所有保養、油錢、保險等成本,保守估計,這台車至少幫我賺進了500萬元的淨利。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這10

燒烤店月薪僅38K還是兩頭班!小師傅:這時代要有明顯儲蓄一份工作已不夠

昨晚去吃了一間燒烤店,生意非常好,看到外場服務員跑來跑去,感覺非常辛苦,心裡想說,這種生意這麼好的店,最起碼也要有4萬以上才算合理吧?但是詢問過後,沒想到只有3萬8,而且還是兩頭班,這樣其實就等於一天

前夫已過世遺囑還要寫嗎?律師提醒:關鍵在「小孩還未成年」

針對一名網友提問:「我已經與小孩的父親離婚,對方也過世了,這樣我還需要寫遺囑嗎?」律師蘇家宏在短影音中明確指出,即使前夫過世,若有未成年的小孩,仍然應該立下遺囑,以保障孩子的監護安排。 蘇家宏強

中山美穗之子放棄繼承4億新台幣遺產?蘇家宏律師解析背後「3大理由」

日本女星中山美穗驟逝後,傳出其子選擇放棄繼承約20億日圓(約新台幣4億)遺產。對此,律師蘇家宏在影片中以專業角度分析,這個選擇並非單純的情感疏離,而是牽涉情感、稅負與法律程序等多重壓力,是一場極為現實

勞退月領5萬不是夢?艾倫提醒:勞退單月雖虧損破千億還是比股市抗跌

艾倫提醒,勞退雖為政府代管,但10年年化報酬不到5%,建議以3~4%保守估算。例如帳上100萬,每年僅能增加約3萬元。若想月領5萬、安穩退休,仍需提早規劃補上缺口,別讓未來只剩「基本生活」而沒有選擇與目標。

頂客族小心!兄弟姐妹的孩子不能自動繼承遺產…沒立遺囑錢恐進國庫

蘇家宏律師提醒:直系血親才能代位繼承 無遺囑規劃恐成無人承接遺產 面對家人相繼離世,許多無子女的長輩關心自己的遺產是否能由「兄弟姐妹的孩子」繼承。律師蘇家宏在影片中明確指出,若父母、兄弟姐妹皆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