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的王者台積電如何煉成? 「晶圓共乘」滿足顧客臨時需求和急單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以下簡稱台積電)專注於按照顧客設計需求來生產半導體,這個營運方法稱作「台積電之道」。
這是由兩大面向組成:首先,台積電把來自1千位顧客的訂單分配給所有工廠,以實現特定的效率水準(運用規模)。其次,台積電在生產這些訂單時,運用獨特的模組化設計,讓企業能動態分配產能來完成這些訂單。
此外,台積電還推出「晶圓共乘」這個晶片設計驗證暨測試工具的服務,滿足顧客的臨時需求。藉由遵循台積電之道,台積電可以在堅守固化的製造營運原則之下,同時又滿足緊急的訂單。
這背後是智慧製造的原則,即運用機器學習輔助的製造流程,應用於精進品質、生產力、效率和營運彈性、最大化成本效益與加速整體創新。因此,台積電能因應各式各樣的市場需求,以及全球顧客五花八門的產品條件。
台積電能在固化流程與顧客愈來愈需要的彈性之間取得平衡,因此才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商,發揮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作用,知名顧客包括Apple 和AMD。
在本章中,我們會討論全能屋模型中間的要件:營運。這是商業策略十分吃重的要件(參照圖17.1)。一方面,日常營運必須能順利進行、不受重大阻礙影響;但另一方面,營運也必須能跟上動態的商業環境。
營運這項要件會直接影響企業利潤,因此改善營運面非常重要,以提升企業效率、降低成本、直接影響損益表中的營益率。生產、配銷、銷售到服務等整個營運流程的優勢大小,會取決於企業的營運能力。
營運還可能影響生產力,即輸入和輸出,因為假設其他企業有類似產品,強大的營運能力可以把相同數量的資源輸入,轉換成更高的輸出。營運必須設計成讓一切能無縫運行,從準備到執行都暢通無阻。
營運的重點應該在於盡量高效率利用企業現有資源,來生產最高品質的產品和支援服務,同時又保持一定的彈性。營運要件也是行銷(著重損益表上方的銷售額)和財務(優先考量損益表的淨利)之間的中介。
(本文出自《科特勒談新行銷》作者:菲利浦.科特勒/ 陳就學/ 許丁宦/ 傑克.姆斯里 譯者:林步昇)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