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疾管署指黴漿菌在台仍屬低度流行 醫師憂春節疫情爆發

舉行線上會議 主管強制要部屬開啟視訊鏡頭恐釀「遠距霸凌」

公司開線上會議的有助表達與感受對方情緒,但一弄不好也可能讓與會者更陷入緊張。 示意圖/ingimage
公司開線上會議的有助表達與感受對方情緒,但一弄不好也可能讓與會者更陷入緊張。 示意圖/ingimage

儘管開啟鏡頭十分重要,但卻也可能造成問題。近期甚至出現「遠距霸凌」(remote harassment,編按:文中指出的情況屬於遠距霸凌中的職權騷擾,指的是在遠距辦公中,主管因為無法看到並確認部屬的工作情況,而衍伸出開啟網路攝影機的要求,這可能形成一種職權騷擾)這樣的新詞彙。

如果在線上強制他人「開啟所有功能」,可能會被人控訴騷擾或霸凌。對方可能已經很緊張了,所以千萬不可再對其強加額外的壓力。

尤其建議避免在與會者全數到齊後,突然要求所有人「請開啟視訊鏡頭」,因為在此情況下要求開啟鏡頭,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最大。最好的辦法是,主持人率先進入會議室,並開啟自己的視訊鏡頭,接著在每個出席者進入會議室時,依序提醒他們開啟鏡頭。

如果先到的成員開著鏡頭等候,後續進入會議室的其他成員多半會認為「看來今天要開鏡頭開會」,多半會主動開啟視訊鏡頭。另外還有一些神奇話術,可以用一句話讓對方開啟鏡頭。以下列舉三種最具代表的範例。

❶ 可以麻煩你開啟鏡頭嗎?我怕我說的話傳達得不夠清楚。

❷ 你今天要關鏡頭嗎?螢幕上只看得見我自己,感覺好害羞。可以請你開鏡頭陪我嗎?

❸ 我不太確定自己是否有表達清楚,如果方便,可否請你開啟鏡頭?

關於❷的描述,即使對方平常就習慣關閉鏡頭,還是可以用「今日」來表達。這種帶有「只是今天偶然沒開鏡頭」的說法,可以讓我們的要求表達得更委婉。

本文出自《遠距溝通最強術》
本文出自《遠距溝通最強術》
「螢幕上只看得到我自己好害羞」這句話,也同樣帶有「是『我』很害羞,能否舉手之勞幫我一下」的意思在,有助於減緩「請開啟鏡頭」這類帶有命令意味的含意。

此外,也可以用「可以開個鏡頭嗎?只要在會議剛開始的幾分鐘就好」或是「我們好久沒見了,能否在最初幾分鐘打開鏡頭,大家照個面?」的方式來表達。

藉由退而求其次,請與會者「在最初幾分鐘露個臉」,不強求「整場會議一直開著鏡頭」,有助於緩解對方的心理障礙。這種表達方式,對方通常會比較願意開啟鏡頭,而且只要願意在會議開始時開啟鏡頭,多半會持續到最後。

TIPS:以「尋求協助」的表達方式替代強硬的要求,較有機會提高對方開啟鏡頭的意願。

(本文出自《遠距溝通最強術》作者:社團法人線上溝通協會 譯者:林姿呈)

相關新聞

公婆把店面登記在先生名下…妻子想把租金拿來家用! 律師曝三點:媳婦沒權利管

媳婦感到不解,認為公婆花不完10萬又不願意補貼,並堅持10萬租金是老公的「權利」,老公也難以接受她的想法...

老公剛離世…大小姑竟要求外配交出存摺、印鑑、房屋所有權狀!律師:遺產合法繼承人是太太和兒子

有一位外籍太太,小孩已經成年,他的丈夫去世後,大姑、小姑來代替她處理丈夫後事,她們跟她說:「妳不是台灣人怕有危險…」,並讓太太將丈夫的存摺、印章、房屋所有權狀都拿出來交給她們...

爸爸去世遺產繼承的房子有貸款…無力負擔想出售! 專家「兩招」教有效降稅

繼承時,繼承時房屋評定現值及公告土地現值(下稱房地現值)是400萬,但房貸還剩700萬。黃先生因為無力還貸款,112年9月以900萬賣掉房子。

「32鎂蛙」崩潰賠上萬!網籲:解定存改買TQQQ、TM

新台幣匯率20日勁升1.98角,收31.658元,連六升並創逾三個半月新高,累計升幅高達6.94角。PTT網友表示,他最近才加碼美金定存,均價32.4元,如今新台幣一路升值,害他虧損好幾萬元。許多網友吐槽,「歷年來11月台幣本來就很強,去年就演過一次,定存32元就該換回來。有人建議他「解定存改買TQQQ跟TM」。

升經理後陪下屬加班且凡事「事必躬親」…卻狂收辭呈? 他曝光原因:主管太努力就是錯誤

總經理搖搖頭:「問題在於你太過努力了。努力過了頭的結果是讓下屬沒有成長,而且看不到未來。」

婚後不跟父母住…被脅迫會分不到遺產? 律師直言確實可行:籲別用法律傷害家人

父母在法律上確實可以因為兒女大不孝,就讓他們喪失繼承權,如果只是不聽話,父母可以寫遺囑,讓子女只拿到特留分,或是生前移轉部分財產給孝順的子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